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二博士的意思、十二博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二博士的解釋

漢宣帝 黃龍 元年立十二博士。即《易》之 施讐 、 孟喜 、 梁丘賀 ,《書》之 歐陽生 、 夏侯勝 、 夏侯建 ,《詩》之 轅固生 、 申培 、 韓嬰 ,《禮》之 後蒼 ,《春秋穀梁傳》之 江翁 ,《春秋公羊傳》之 嚴彭祖 。參閱《漢書·宣帝紀》、《漢書·百官公卿表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二博士”是西漢漢宣帝在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設立的經學官職,負責傳授儒家經典并參與議政。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人員構成與對應經典

十二博士按儒家經典分派,每部經典設1-3位博士:

  1. 《周易》:施雠(施讐)、孟喜、梁丘賀(三家均屬今文經學派);
  2. 《尚書》:歐陽生、夏侯勝、夏侯建(分屬歐陽、大小夏侯學派);
  3. 《詩經》:轅固生(齊詩)、申培(魯詩)、韓嬰(韓詩);
  4. 《禮》:後蒼(傳授《儀禮》);
  5. 《春秋》:江翁(穀梁傳)、嚴彭祖(公羊傳)。

二、曆史意義

  1. 制度化标志:将原本零散的經學傳承體系化,确立今文經學官學地位;
  2. 學術分派:每部經典設多家博士,反映漢代經學“師法”“家法”傳統,如《詩》分齊、魯、韓三家;
  3. 政治功能:博士可參與朝政議論,兼具學術與政治顧問角色。

三、文獻依據

主要記載于《漢書·宣帝紀》及《漢書·百官公卿表》,是研究漢代經學制度的重要史料。


如需了解具體人物的學術傳承或學派争議,可查閱《漢書·儒林傳》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二博士》的意思

《十二博士》是指在古代中國曆史上的秀才、舉人和進士的三個等級中每個等級的人數均為十二人的聯合稱謂。這個詞的出現時間可以追溯到明代,當時這個詞是用來指代從鄉試、會試和殿試中都獲得了第十二名的考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二博士》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五個漢字:十(部首:十,筆畫:2)、二(部首:二,筆畫:2)、博(部首:十,筆畫:12)、士(部首:士,筆畫:3)。

來源和繁體

《十二博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科舉制度,當時中舉的考生會按照其名次進行編排,而名次為第十二的考生就被稱為“十二博士”。

在繁體字中,《十二博士》的寫法依然是十二博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發展至今已經産生了一些變化,所以古代寫作《十二博士》這個詞的方式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在古代,有可能用仿古字體或古文系統的字形來表示《十二博士》。

例句

1. 明代鄉試中,他是十二博士之一。

2. 這位名列十二博士的考生在科舉考試中表現出色。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十三博士、十二科舉、博士、士人等。

近義詞:三十六學士、三元及第等。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