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犀擢象的意思、拔犀擢象的詳細解釋
拔犀擢象的解釋
比喻提拔特出人才。 宋 王洋 《與丞相論鄭武子狀》:“敕局數人,其間固有拔犀擢象見稱一時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法意,鮮如 克 。”
詞語分解
- 拔的解釋 拔 á 抽,拉出,連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長。 奪取軍事上的據點:連拔數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兒。 選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樹、建築物等高聳在地面上)。
- 象的解釋 象 à 哺乳動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多産在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門牙極長,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藝術品:象牙。象牙寶塔(喻脫離群衆和生活的文學家、藝術家的小天地)。 形狀,樣子:形象。景象。氣象。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
“拔犀擢象”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á xī zhuó xiàng,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比喻提拔才能出衆的人,強調選拔人才時注重實際能力而非表面條件。其中“犀”和“象”象征稀有珍貴的事物,借指傑出人才;“擢”意為選拔、提升。
2.出處與典故
出自宋代王洋的《與丞相論鄭武子狀》:“敕局數人,其間固有拔犀擢象見稱一時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注意,鮮如克(鄭武子)。”
此句是王洋向丞相推薦鄭武子時所用,意在說明鄭武子的才能遠超同僚。
3.用法與語境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選拔人才的标準,強調任人唯賢,如企業招聘、官員舉薦等。
- 例句:
“既然要人任人唯親,又怎能做到拔犀擢象呢?”(出自成語用法示例)
曹操廣納賢才的故事,正是“拔犀擢象”的典型體現。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任人唯賢、選賢舉能
- 反義詞:任人唯親、嫉賢妒能
5.延伸意義
該成語不僅體現古代對人才的重視,也隱含對“伯樂”的期待,即需要有識人之明的領導者。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在複雜環境中精準篩選核心資源或關鍵信息(需注意此解釋僅部分來源提及,主流仍以“選拔人才”為核心)。
如需了解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拔犀擢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把犀牛拔上高山,把大象升上天空,比喻能力高強、膽識過人的人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拔:手;弋一刂
- 犀:牛;犬一矢
- 擢:扌;斥一爪
- 象:豕;象二口
來源:
《莊子·擢發》:“舉世同軌,協律相成,而不相知也……不必拔犀擢象以相賞,雖愚且鈍,未有使羿射存焉者也。”
繁體:
《拔犀擢象》的繁體寫法為《拔犀擢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拔犀擢象》的基本意思并未改變。
例句:
這個成績真是拔犀擢象,讓人們刮目相看。
組詞:
拔高、拔刀、擢發、象征
近義詞:
超群、出衆、英勇、非凡
反義詞:
平庸、平凡、普通、平平常常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