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言善行的端始。 明 徐渭 《<詩說>序》:“而其所以寓勸戒,使人感善端而懲逸志者,自藹然溢於言外。”
“善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善言善行的開端或萌芽。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善端”指善良言行的初始狀态,強調人性中本有的向善萌芽。例如明代徐渭在《<詩說>序》中提到:“使人感善端而懲逸志者”,意指通過激發善的萌芽來約束放縱的念頭。
哲學與文化背景
用法與示例
提示:若需了解更完整的詩詞引用或哲學關聯,可參考中的具體詩句。
善端是一個漢字詞,由善和端兩個部分組成。善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5,而端的部首是立,筆畫數為9。據古代《說文解字》記載,善的本義是品德高尚、善良,而端的本義是正直、端正。
善端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經典《大學》中的“善始善終,一日之善”一文,意指善良與高尚的品德。繁體字的寫法為「善端」,保留了簡體字中的全部意義和含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善的字形更為簡化,如下所示:
端的字形也與現代有所不同,如下所示:
1. 他一直以善端的方式對待他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2. 這位領導具有善端的品質,給員工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3. 這個團隊的工作态度和善端精神值得稱贊。
善端組成的詞語有很多,如:善良、端正、善行等。
善端的近義詞包括仁義、正直、誠懇等,反義詞則有惡心、邪惡、不端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