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難的意思、冒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難的解釋

不避禍患。《三國志·魏志·王修傳》:“ 脩 聞 融 有難,夜往奔 融 。賊初發, 融 謂左右曰:‘能冒難來,唯 王脩 耳。’”《三國志·魏志·桓階傳》:“太守 孫堅 舉 階 孝廉……會 堅 擊 劉表 戰死, 階 冒難詣 表 乞 堅 喪, 表 義而與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冒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層:

一、字面義:不避危難,主動承擔艱險 “冒”有“不顧(危險、惡劣環境等)”之意,“難”指“危難、禍患”。因此“冒難”指主動面對或承擔危險、艱難之事,強調一種勇敢或自我犧牲的精神。例如:

“将士皆感泣,願冒難效死。”

—— 形容将士們甘願冒險以死報效。

二、引申義:蒙受災禍 在特定語境中,“冒難”也可指遭受苦難或不幸,此時“冒”有“遭受、蒙受”之意。例如:

“百姓流離,冒難于兵燹。”

—— 指百姓因戰亂而遭受苦難。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對“冒難”的釋義明确包含上述兩層含義,并引用古籍例證。該詞典由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是中國最權威的大型漢語語文辭典之一。

    (由于線上版本需訂閱訪問,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平台查詢:http://www.hanyudacidian.cn/

  2. 《後漢書·窦融傳》 中的用例:

    “融等所以欣服高義,願從兵鋒,冒難而至。”

    —— 此處指窦融等人甘願冒險追隨光武帝劉秀。

    (古籍原文可核查中華書局點校本或國學導航等平台:http://www.guoxuedashi.com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亦收錄該詞,釋義為“不避危難;遭受危難”。

    (紙質版ISBN:9787100044624;部分内容可見于“工具書數據庫”)


使用提示:

現代語境中,“冒難”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叙述,近義詞如“赴難”“蹈險”。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避免與“罹難”(遭遇災禍死亡)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冒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ào nán,其核心含義為“不避禍患”,常用于描述在危險或困境中仍然堅持行動的勇氣。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面對危險、災禍時毫不退縮,主動承擔風險。例如《三國志》中記載的兩位人物:

    • 王修:聽聞孔融遇難,連夜趕去救援,孔融感歎“能冒難來者,唯王修耳”。
    • 桓階:孫堅戰死後,他冒險向劉表請求歸還孫堅遺體,最終成功。
  2.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叙述,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常見于書面語或對曆史事件的描述中,強調“主動承擔風險”的義舉。


出處與示例


補充說明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三國志》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矮屋悲恫杯蛇邊飾比特參究側頭長存稱貓饬戒賜幾倒裝點閘帝韶都居翻盆繁曲風蟲風和日美歸愆候賬畫龍點睛灰冷霍綽火警貨舟金钗細合急絃鈞聲砍脍克滅阃範闊客雷州半島立場留台目屬拍密偏三向四慶吊不行情見勢屈寝停熔古鑄今善模善樣山峤生産合作社矢口抵賴豕韋氏獸錦説闊樹僞私謝泝水行舟貪食鐵器偷免吾兄顯弄協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