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中期監察院禮祭廳的别名。 唐 趙璘 《因話錄》卷五:“都廳亦曰監院南院。 會昌 初,監察禦史 鄭路 所葺禮祭廳,謂之松廳,南有古松也。刑察謂之魘廳,寝於此魘。”
“松廳”一詞有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指唐代監察院下屬的禮祭廳别稱。該名稱源于會昌年間(唐武宗年號),監察禦史鄭路修繕禮祭廳時,因廳南有古松而得名(《因話錄》卷五記載)。同期的刑察廳因環境壓抑被稱作“魇廳”,形成對比。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取“松”象征寬廣自由,“廳”指開闊空間,比喻豁達的胸懷與開闊的視野。不過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例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松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松樹下的大廳,也可以指栖息在松樹下的建築物。
“松廳”的部首是木,由兩個筆畫組成。
“松廳”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形容古代的一種建築物——松樹下的大廳或禅室。
繁體字“松廳”是“松廳”的繁體字形式。
在古時候,“松廳”可能有不同的漢字寫法,但目前常用的寫法已經是“松廳”了。
1. 我們在松廳裡開展了一場莊重的儀式。
2. 在松廳裡靜坐冥想,心曠神怡。
相關的詞語有:松樹、大廳、禅室、建築物等。
和“松廳”意義相近的詞語有:松樹亭、松下亭等。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松廳”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