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 one’s gums;shoot off one's mouth] 滔滔不絕多嘴多舌地、毫無效果地講話
王趣駕參禮,行修默然,但雲:“延壽饒舌。”——《吳越備史》
唠叨;多嘴。《北齊書·斛律光傳》:“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 唐 白居易 《酬嚴給事》詩:“不緣啼鳥春饒舌,青瑣仙郎可得知?” 清 黃遵憲 《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花不能言我饒舌,花神汝莫生分别。” 茅盾 《子夜》七:“但是同樣有幾杯酒下肚的 李玉亭 卻也例外地饒舌。”
“饒舌”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詞義:指多嘴、唠叨,形容人說話過多或重複無意義的内容。
古籍例證:
定義:對應英文“Rap”,指一種以節奏化說唱為主的音樂形式,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黑人社區,現為嘻哈文化核心元素。
特點:
傳統用法與音樂術語存在本質差異:前者強調“多言”,後者側重“藝術化表達”。例如,古籍中的“饒舌老母”與周傑倫歌曲中的說唱段落,分别代表兩種語境下的典型應用。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籍用例或音樂發展史,可查閱(漢典)及(搜狗百科)的完整内容。
饒舌是一種音樂流派,也可指代一種特定的唱法。在音樂界,饒舌通常是指以快速、有節奏的方式演唱歌曲,并以押韻和詞曲的組合讓歌曲更富有表現力和節奏感的一種風格。饒舌音樂早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并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初期迅速發展起來,成為當代流行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饒”字由“香”和“舌”兩個部分組成。其中,“香”是指飄揚的煙霧,“舌”是指人的舌頭。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饒”字的總筆畫數為11。
“饒舌”這個詞最初是在中國大陸流行的,後來傳入台灣、香港等地區。繁體字中,“饒”代替了簡體字中的“饒”,意思和發音都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饒”字的基本形狀和意義并未改變。根據古代文字研究,古代的“饒”字形狀可能更加簡化,但整體上仍然可以辨認出“香”和“舌”這兩個部分。
1. 他的饒舌技巧讓人歎為觀止。
2. 這首饒舌歌曲的歌詞非常有創意。
1. 饒舌歌曲
2. 饒舌藝術
3. 饒舌風格
1. 嘻哈
2. 說唱
3. 唱饒舌歌曲
1. 安靜的音樂
2. 慢歌
3. 輕音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