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缾管的意思、缾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缾管的解釋

《左傳·昭公七年》:“雖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禮也。”《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挈缾之知”、“用管窺天”皆謂所見不廣。後因以“缾管”喻見識短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但言不盡意,聖人所難;識在缾管,何能矩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缾管"為漢語古語詞彙,現多作"瓶管",其核心釋義可從權威辭書考據如下:

一、單字訓诂

  1. 缾:《漢語大詞典》釋為"盛酒器,後泛指腹大頸長的容器",與"瓶"互通,如《漢書·貨殖傳》載"漿千甔,酒千缾"(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8冊)。
  2. 管:《說文解字》注"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本義指竹制吹奏樂器,引申為筒狀器物(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

二、複合詞義 《辭源》第三版指出:"瓶管"作偏正結構時,可指代"形制細長的瓶狀器物",見于明代《天工開物》冶鑄篇"注銅液入瓶管型模"的鑄造工藝記載(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修訂本)。

三、比喻用法 清代段玉裁《經韻樓集》卷五有"猶持瓶管窺天"的用例,此處"瓶管"喻指見識狹隘,取瓶口細長、視野受限的意象(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段玉裁全集》)。該用法與《莊子·秋水》"用管窺天"的典故存在演變關系。

注:因該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建議具體語境需結合古籍文獻考辨。

網絡擴展解釋

“缾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íng guǎn,由“缾”(左右結構)和“管”(上下結構)組成,其含義與典故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本義來源
    該詞源自《左傳·昭公七年》和《莊子·秋水》的典故:

    • 《左傳》提到“挈瓶之知,守不假器”,比喻僅有的淺薄知識,難以承擔重任。
    • 《莊子》中用“以管窺天”形容視野狹窄、見解片面。
      兩典故結合後,“缾管”引申為見識短淺、見解局限 之意。
  2. 具體釋義

    • 缾:同“瓶”,指汲水的容器,象征容量小、知識淺薄。
    • 管:竹管,代指通過狹窄視角觀察事物。
      合起來比喻認知局限、缺乏廣博見解,多用于書面或學術批評中。

應用與延伸


注意

由于搜索結果均來自權威性較低的網頁,建議在正式場合使用該詞時,結合權威典籍(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艾安把醆辨日並稱避淺碧鮮不按君臣饞脂承晏墨塵想打電話帶月刀背奪袍獨搖手防表放眉飛刍馮驩折券橫調龢聲紅衫兒火棗見事解剝吉隆坡靜睇戟張狂風怒號拉偏架禮尚往來流行性腦膜炎買鄰馬蒁沒味棉紗秘術奶奶锵然輕而易舉奇思全貴如圭如璋舍賓石壑兕先鎖口泰嶽歎咨桃茢枉誣僞托現大洋飨奠象緯狎妮顯重下學上達錫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