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忍辱草的意思、忍辱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忍辱草的解釋

佛經中說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羊食之,則成醍醐。見《涅槃經》卷二七引《師子吼菩薩》。亦省作“ 忍草 ”。 唐 宋之問 《遊法華寺》詩:“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忍辱草”是一個具有佛經淵源和文化象征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佛經出處與原始意義
    據《涅槃經》卷二七引《師子吼菩薩》記載,雪山上有一種名為“忍辱”的草,牛羊食用後能轉化為醍醐(佛教中象征純淨智慧的乳制品)。這一描述賦予“忍辱草”以宗教象征意義,暗示通過忍耐苦難可達到精神升華。

  2. 引申為成語的比喻義
    在漢語中,“忍辱草”被引申為成語,比喻能夠承受屈辱、以柔克剛的人或态度。其中“忍辱”指忍受屈辱,“草”象征柔順堅韌的生命力,強調在逆境中保持隱忍的智慧。

  3. 文學與文化的應用
    唐代詩人宋之問在《遊法華寺》中寫道:“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以“忍草”暗喻修行者通過忍耐與堅持獲得精神升華。此用法進一步強化了該詞的文化意涵。

  4. 簡寫形式
    該詞在古籍中常省稱為“忍草”,如《漢語大詞典》等文獻中可見相關記載。

“忍辱草”兼具宗教哲理與世俗智慧的雙重意蘊,既指向佛經中的具體意象,也成為中華文化中“忍辱負重”精神的象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忍辱草》的意思

《忍辱草》是指一種能夠忍受******和委屈的品質或态度,也可以指代那些能夠忍辱垂首的人。這個詞的意思暗示着個人的承受力和修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忍辱草》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根據字形和讀音可以拆分為忄(心部首)+ 辶(辶部首)+ 艹(艹部首)。

忍的筆畫數為7畫,辱的筆畫數為9畫,草的筆畫數為9畫。

詞語來源

《忍辱草》一詞最早來自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白雲精舍忍辱論》。這篇文章是由明代張岱所寫,書中提到了"忍辱如苦"的概念,後來逐漸演變為《忍辱草》這個詞。

繁體字

《忍辱草》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忍辱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草」字的書寫方式為「艹」+ 「占」,即「艹占」。

例句

1. 他在困境中表現出了忍辱草的精神。

2. 面對挑釁,她選擇了忍辱草的态度,并沒有回擊。

組詞

忍辱、辱草、草木皆兵

近義詞

忍耐、忍受、忍氣吞聲

反義詞

報複、反抗、仇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