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莊重專一。 漢 劉向 《列女傳·周室三母》:“ 太任 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史記·周本紀》“ 歷 娶 太任 ” 張守節 正義引作“端壹”。《三國志·魏志·王昶傳》:“籌不虛運,策不徒發,端一小心,清修密靜。”
(2).指正直不阿。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孝史四》:“ 顔魯公 為 郭汾陽 家廟碑雲:‘端一之操,不以險夷概其懷;堅明之姿,不以霜雪易其令。’斯言也, 魯公 亦允蹈之。”
(3).農曆五月初一的别稱。 宋 周密 《武林舊事·端午》:“先期學士院供帖子,如春日禁中排當,例用朔日,謂之端一。”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端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莊重專一
形容人的品性端正、專注且不輕浮。該釋義源自漢代劉向《列女傳·周室三母》中“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後《三國志·魏志·王昶傳》也用“端一小心”形容嚴謹的處世态度。
正直不阿
指為人剛正、不趨炎附勢。例如《史記·周本紀》正義引文提到“端壹”與“端一”相通,均強調品行的正直。
農曆五月初一的别稱
宋代周密《武林舊事》記載:“用朔日,謂之端一”,因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一”即指該月初一,屬于古代節令的特殊命名。
補充說明:
《端一》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排在首位,最早,也可以表示一的數量。
《端一》的部首是“立”,總共有6個筆畫。
《端一》一詞源于古代漢語,也是現代漢字的一部分。它的繁體字是“端壹”。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并非像現在這樣規範統一。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關于《端一》這個詞,在古時候會有一些不同的寫法,但大緻上保持了現代的形式。
以下是一些使用《端一》的例句:
組詞:端莊、端詳、一緻、一元。
近義詞:首先、首位、首要。
反義詞:末位、次要、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