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屈宋的意思、屈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屈宋的解釋

戰國 時 楚 辭賦家 屈原 、 宋玉 的并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 屈 宋 逸步,莫之能追。” 唐 李陽冰 《<草堂集>序》:“馳驅 屈 宋 ,鞭撻 揚 馬 ,千載獨步,唯公一人。” 清 趙翼 《翰林苑有土地祠相傳祀韓昌黎》詩:“ 屈 宋 詎稱衙官職, 欒 卻 翻充皂隸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屈宋"是漢語中特指戰國時期兩位楚辭代表人物的合稱,該詞條在《漢語大詞典》《辭海》等權威工具書中均有收錄。其核心釋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詞源構成 "屈宋"由姓氏縮略組合而成,"屈"指屈原(約前340-前278),"宋"指宋玉(約前298-前222)。這種姓氏并稱形式承襲了中國古代"以姓代指人"的文學傳統,類似"李杜"(李白、杜甫)、"元白"(元稹、白居易)等稱謂。

二、人物解析

  1. 屈原:楚國貴族,楚辭體開創者,代表作為《離騷》《九歌》《天問》。《漢語大詞典》特别強調其"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曆史地位。據《中國文學史》記載,其作品包含21篇楚辭,奠定了楚辭的文學範式。

  2. 宋玉:屈原之後最重要的楚辭作家,《九辯》《風賦》《高唐賦》等作品繼承發展了楚辭體裁。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指出,宋玉實現了"楚辭體向漢賦的過渡轉型"。

三、文學史定位 在《辭海》詞條中,"屈宋"被定義為"楚辭雙璧",标志着先秦詩歌向個人抒情的重要轉折。《文學遺産》研究顯示,漢代王逸《楚辭章句》收錄的17篇楚辭中,屈宋作品占比達82%。二人共同構建的"香草美人"意象體系,成為後世詩詞創作的經典範式。

網絡擴展解釋

“屈宋”是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稱,兩人在辭賦創作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具體解釋如下:

  1. 人物身份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前278年)是楚辭的奠基人,代表作《離騷》開創了“騷體”詩歌形式,其作品以浪漫主義風格和愛國情懷著稱。宋玉(生卒年不詳)是屈原的晚輩,傳為屈原弟子,擅長辭賦,代表作包括《九辯》《風賦》等,推動了賦體文學的發展。

  2. 文學地位
    南朝文學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辨騷》中評價:“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指出兩人的文學成就難以超越。屈原被尊為中國第一位個人創作的詩人,宋玉則被視為賦體文學的重要先驅。

  3. 風格與影響
    兩人作品均以楚地方言、音律為基礎,語言瑰麗且富有想象力。屈原的《離騷》以政治理想與個人情感交織著稱,而宋玉的《九辯》以悲秋主題拓展了抒情傳統。後世常将二人并稱,但普遍認為屈原的文學成就更高。

補充說明:盡管“屈宋”并稱,但兩人的創作時間、作品深度及曆史評價存在差異。屈原的《離騷》被列為“楚辭”核心,宋玉則更多在辭賦形式上有所創新。

别人正在浏覽...

柏梁體貝葉文蔽圉菖蒲昌雄愁郁垂竿簇新誕虛打氣大租二謝訪宇繁征博引高能燃料恭饬恭儉诟責果品紅青花拳繡腿茴香渾天儀家間薦卷翦屏柱楣薦臻假途滅虢井中求火禁旅八旗樛纏九邱巨牍抉關恐聳詟栗裣衽闾弄猛子摩托艇慕德排蕩蟠萦蓬戶甕牖漂渝津評贓瓊筵榷率柔蠕軟緞掃雷艦上種時日曷喪疏柱宿疴太陽膏歎駭亹煥吾當五講四美三熱愛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