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屈宋的意思、屈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屈宋的解释

战国 时 楚 辞赋家 屈原 、 宋玉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屈 宋 逸步,莫之能追。” 唐 李阳冰 《<草堂集>序》:“驰驱 屈 宋 ,鞭挞 扬 马 ,千载独步,唯公一人。” 清 赵翼 《翰林苑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 屈 宋 詎称衙官职, 欒 却 翻充皂隶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屈宋"是汉语中特指战国时期两位楚辞代表人物的合称,该词条在《汉语大词典》《辞海》等权威工具书中均有收录。其核心释义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词源构成 "屈宋"由姓氏缩略组合而成,"屈"指屈原(约前340-前278),"宋"指宋玉(约前298-前222)。这种姓氏并称形式承袭了中国古代"以姓代指人"的文学传统,类似"李杜"(李白、杜甫)、"元白"(元稹、白居易)等称谓。

二、人物解析

  1. 屈原:楚国贵族,楚辞体开创者,代表作为《离骚》《九歌》《天问》。《汉语大词典》特别强调其"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历史地位。据《中国文学史》记载,其作品包含21篇楚辞,奠定了楚辞的文学范式。

  2. 宋玉: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九辩》《风赋》《高唐赋》等作品继承发展了楚辞体裁。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指出,宋玉实现了"楚辞体向汉赋的过渡转型"。

三、文学史定位 在《辞海》词条中,"屈宋"被定义为"楚辞双璧",标志着先秦诗歌向个人抒情的重要转折。《文学遗产》研究显示,汉代王逸《楚辞章句》收录的17篇楚辞中,屈宋作品占比达82%。二人共同构建的"香草美人"意象体系,成为后世诗词创作的经典范式。

网络扩展解释

“屈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两人在辞赋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具体解释如下:

  1. 人物身份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是楚辞的奠基人,代表作《离骚》开创了“骚体”诗歌形式,其作品以浪漫主义风格和爱国情怀著称。宋玉(生卒年不详)是屈原的晚辈,传为屈原弟子,擅长辞赋,代表作包括《九辩》《风赋》等,推动了赋体文学的发展。

  2. 文学地位
    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评价:“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指出两人的文学成就难以超越。屈原被尊为中国第一位个人创作的诗人,宋玉则被视为赋体文学的重要先驱。

  3. 风格与影响
    两人作品均以楚地方言、音律为基础,语言瑰丽且富有想象力。屈原的《离骚》以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交织著称,而宋玉的《九辩》以悲秋主题拓展了抒情传统。后世常将二人并称,但普遍认为屈原的文学成就更高。

补充说明:尽管“屈宋”并称,但两人的创作时间、作品深度及历史评价存在差异。屈原的《离骚》被列为“楚辞”核心,宋玉则更多在辞赋形式上有所创新。

别人正在浏览...

白当卑居必赤赤曹主摛笔吃搭搭厨户春装打野胡掉头鼠窜揲蓍草帝晖迩英合附答竿头一步亘天公计苟安刮刮含蕴活校祸灾监议椒屋挤夺诫励解竈基价巨狡快晴宽裕老弟愣头磕脑愍册鸣鍭目睹耳闻木梗偏长剽拟贫妾情孚意合青皇轻悠悠驱车攘攫笘钥生木牲器声振屋瓦市容赎例私金所所透气兔死狗烹晩照危国文的先绪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