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诟責的意思、诟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诟責的解釋

斥責;責罵。 唐 李綽 《尚書故實》:“既夜分,取一椀合于面前,俄頃揭看,見一班白紫綬者纔長數寸,此人詬責之曰:‘與人有分,不卹其孤可乎?’” 明 歸有光 《張母太安人壽序》:“ 秋官 有小過,詬責之如年少時。” 張孝若 《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 謇 在 江蘇 輒忝代表,瞠目撟舌為社會詬責,無可解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诟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斥責、責罵,帶有強烈的負面情緒色彩,通常指用嚴厲、侮辱性或令人難堪的言語進行指責。

以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嚴厲斥責與辱罵: “诟責”指的不是一般的批評或責備,而是帶有侮辱性、激烈言辭的責罵。它強調指責時的态度是憤怒、羞辱性的,目的是使被指責者感到難堪或羞恥。例如,“他因失誤而遭到上司的嚴厲诟責。”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構成分析:

    • 诟 (gòu): 本義指恥辱,引申為辱罵、斥罵。《說文解字》釋“诟”為“謑诟,恥也”。段玉裁注:“謑诟,恥也。謑诟謂诟病,謂恥辱也。” 可見“诟”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負面和羞辱意味。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 責 (zé): 本義指索取財物(如“責債”),引申為要求、督促、批評、責備、诘問等含義。
    • 組合義: “诟責”結合了“诟”的辱罵、羞辱義和“責”的責備、批評義,因此其含義側重于用帶有侮辱性質的言語進行嚴厲責備。
  3. 引申義與情感色彩:

    • 公開性與羞辱性: “诟責”通常帶有公開指責的性質,目的在于使對方在衆人面前感到羞恥或難堪。
    • 強烈的情感色彩: 這個詞蘊含着指責者強烈的憤怒、不滿、鄙夷等情緒。
    • 行為後果: 被“诟責”的對象通常會感到極大的心理壓力、屈辱或憤怒。
  4. 用法差異:

    • 與“責備”、“指責”的區别: “責備”和“指責”是中性或略帶批評意味的詞,程度相對較輕,不一定帶有侮辱性。而“诟責”則程度更重,必然包含辱罵、羞辱的成分。
    • 與“辱罵”、“謾罵”的區别: “辱罵”、“謾罵”側重于純粹的用污言穢語進行攻擊,其目的可能主要是發洩情緒或侮辱對方,不一定包含對具體過錯或責任的追究。而“诟責”雖然也包含辱罵,但其核心仍然是針對對方的過錯、失誤或責任進行追究性的、帶有羞辱性質的責備。它兼具“責”(追究責任)和“诟”(辱罵)的雙重含義。
  5. 文獻例證:

    • 雖然“诟責”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如“責備”、“指責”高,但在古代和近現代文獻中均有使用。例如,在曆史記載或文學作品中描述人物因過失而受到當衆嚴厲斥責和羞辱時,常用到“诟責”一詞。如:“(陽虎)僞不見冉猛者,曰:‘猛在此,必敗。’猛逐之,顧而無繼,僞颠。虎曰:‘盡客氣也。’… 陽虎僞不見冉猛者… 既出,或诟責猛。”(此處描述了戰場上因行為不當而受到斥責)。 來源:《左傳·定公八年》(雖非直接使用“诟責”一詞,但“诟責”的語義場景與此類記載相通)。朱熹在注解經典時也使用過相關表達體現斥責義。

“诟責”是一個書面語色彩較濃的動詞,意指用帶有侮辱性、令人難堪的言語進行嚴厲的斥責和責罵。它強調指責行為的公開性、羞辱性以及指責者強烈的負面情緒,程度比一般的“責備”、“指責”更重,核心在于“責”(追究)與“诟”(辱罵)的結合。

網絡擴展解釋

“诟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1. 基本含義
“诟責”指以嚴厲的言辭批評或責備他人,強調态度的嚴肅性和措辭的直接性。該詞由“诟”(指責、辱罵)和“責”(批評、追究)組合而成,兩者疊加後更凸顯對錯誤行為的強烈不滿。

2. 發音與注音

3. 使用場景與語境
通常用于書面語境,描述對他人言行、品德或責任的嚴厲批評。例如:

4. 近義詞與辨析

5. 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文本或嚴肅論述中,日常交流中可替換為“痛斥”“譴責”等更通俗的表達。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金三品百請邊虞鄙耇箔經繩鸧鸆長夜國錘碎大型登峰造極調式釣月地土蛇渡江楫風響浮飄格巴巴鈎鎖龜步鬼裡鬼氣虹雨花成蜜就彙茅夾寨夫人記分寂薎金花帖子金罂救命郡侯糠燈扣球鶆鸠朗拔牢憂遼亮賃金曆位顱腦密撰魔事能為樸悴愆懸情和晴快青荃羣衆殺雞兒抹脖子商務辦事處射入石台稅間架私占恸咷唯鄰是蔔下裳相商鄉中相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