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貴的意思、履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貴的解釋

置身顯貴。《晉書·陸機陸雲傳論》:“然則榮利人之所貪,禍辱人之所惡,故居安保名,則君子處焉;冒危履貴,則哲士去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履貴”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履貴”的字面意義為“踐履顯貴之位”,核心指代置身顯貴的境況。這一解釋源自《晉書·陸機陸雲傳論》中的記載:“冒危履貴,則哲士去焉。”此處“履貴”強調處于高位或顯赫地位,但隱含着與風險并存的矛盾性。

2.語境與出處

在古籍中,“履貴”常與“冒危”連用,體現古代士人對榮華富貴的辯證态度。例如《晉書》中的例句,表達君子雖追求安身立命,但哲人會因身居高位伴隨的危險而選擇遠離。這反映了傳統價值觀中對“名節”與“權勢”的權衡。

3.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履貴”拆解為“履”(實踐)與“貴”(高尚品德),解釋為踐行高尚的品德和價值觀。這一釋義更側重道德層面的實踐,可能是詞語在當代語境下的擴展或重新诠釋,但缺乏古籍直接支持。

4.總結與辨析

建議在學術或古文閱讀中優先采用傳統釋義,而在日常語境中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解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權威辭書(如、3)。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履貴的意思

履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擔負起權貴的責任和職責。它強調一個人應該積極承擔并履行其身上的權力和貴位所應負的職責。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履:部首⼩⾒(小⻊),總筆畫數:8

貴:部首⾦(金),總筆畫數:9

來源與繁體

履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藝文志》中的"堯舜履貴"。在古代文化中,"履貴"這個詞被廣泛用來形容帝王或高官貴族所擔負的崇高職責和責任。

在繁體字中,履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貴的繁體寫法為「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履的字形變體很多,有些寫法中的"彳"部形狀更加明顯,如「律」字。貴在古代可寫作「貴」,其字形更加繁複。

例句

他是一位擁有權力的人,需要履貴。

組詞

履行、履曆、履職、履約

近義詞

承當、擔當、肩負、擔負

反義詞

推卸、逃避、回避、脫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