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指 河 西與 隴 右。相當今 甘肅省 西部地區。《後漢書·隗嚣傳》:“數年之閒,冀聖 漢 復存,當挈 河 隴 奉舊都以歸本朝。”《宋書·夷蠻傳論》:“ 晉 氏南移, 河 隴 夐隔,戎夷梗路,外域天斷。”《新唐書·吐蕃傳下》:“ 贊磨 代之,為東面節度使,專 河 隴 。” 宋 曾鞏 《唐安鄉開元寺卧禅師淨土堂碑銘》:“自 河 隴 沒於 羌 夷,州縣城郭、官寺民廬,莫不毀廢。”
“河隴”一詞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與文學語境理解:
河隴(拼音:hé lǒng)是古代地理名詞,指河西與隴右地區,大緻涵蓋今甘肅省西部地區,包括敦煌、嘉峪關、武威、張掖、酒泉等地。這一概念常見于曆史文獻,如《後漢書》和《宋書》中均有記載,描述該區域在漢唐時期的重要戰略地位。
部分現代釋義(如網絡詞典)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關系緊密、不可分割,例如形容親密的人際關系或團隊合作。此用法可能源自“河隴”地理上黃河與隴山的相連性,但需注意該含義在傳統典籍中較少見,更多屬于現代語境下的擴展。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文或地域考據,可參考《後漢書》《宋書》等史料來源。
《河隴》是一個漢字詞,意為"黃河和西隴山之間的地區"。它常用來指代中國陝西省和甘肅省之間的地帶。
《河隴》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氵"(三點水)和"阝"(邑字底部的阝部分),它共有11個筆畫。
《河隴》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它源自古代的地理名稱,意為"黃河和西隴山之間的地區"。
《河隴》的繁體寫法為「河隴」。
根據古代的漢字表記載,中國古代人使用的《河隴》的寫法為「河隴」。
1. 他的祖籍是《河隴》地區,所以對西北方言非常熟悉。
2. 我們計劃明年去一趟《河隴》,遊覽黃河和隴山的美景。
與《河隴》相關的組詞有:
- 河山:指河川和山脈。
- 河流:指自然界中的水流。
- 隴山:指我國西北地區的山脈。
與《河隴》近義的詞語有:
- 河陝:指黃河和陝西的地區。
- 河山隴地:指黃河和隴山之間的地區。
《河隴》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