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方遣媒問名和女方家長許婚。借指締結婚約的程式。《北史·列女傳·泾州貞女兒氏》:“ 涇州 貞女 兒氏 者,許嫁 彭老生 為妻,娉币既畢,未及成禮…… 老生 輒往逼之,女曰:‘與君娉命雖畢,二門多故,未及相見,何由不禀父母,擅見陵辱!’”娉,一本作“ 聘 ”。
“娉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傳統婚俗中的特定程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娉命”指男方通過媒人問詢女方姓名及生辰(即“問名”),并由女方家長同意婚約的過程,是古代婚姻“六禮”中的重要環節之一,代表婚約的正式締結。
二、發音與用字
三、文化背景
該詞反映了古代婚姻禮儀的規範性,強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禮制要求。例如《北史》記載的案例中,女方雖已收娉禮,但因未完成全部程式而拒絕男方越禮行為,體現了“娉命”的約束力。
四、常見誤解
需注意與“拼命”(pīn mìng)區分。個别非權威資料誤将“娉命”解釋為“拼命努力”,實為混淆了字形與發音。
《娉命》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遵守命令”或“服從命令”。它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按照他人的命令或規定行事,執行任務或遵守規則。這個詞可以用于形容個人的服從态度,以及遵守法律、規章和制度。
《娉命》拆分為“女”和“口”兩個字,其中“女”是部首,表示與女性相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娉命》一詞的來源來自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娉命”。繁體字中的“娉”字部首多了一個“女”字旁。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尤其是在書寫風格和字形方面,可能存在變化。然而,現代漢字的基本形狀和意義通常與古代保持一緻,因此詞語的基本含義通常并不會産生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娉命》這個詞的例句:
與《娉命》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與《娉命》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與《娉命》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