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署名。 唐 高宗 時曾改門下省為東台,後因以沿稱門下省。《新唐書·百官志二》:“ 龍朔 二年,改門下省曰東臺。”《新唐書·張文瓘傳》:“ 乾封 二年,遷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遂與 勣 同為宰相。” 宋 蘇轼 《次韻張昌言給事省宿》:“朔野按行猶爵躍,東臺瞑坐覺烏飛。”
(2). 唐 時東都禦史台的省稱。 唐 趙璘 《因話錄·徵》:“ 武後 朝,禦史臺有左右肅政之號,當時亦謂之左臺、右臺,則憲府未曾有東西臺之稱。惟俗間呼在京為西臺, 東都 為東臺。” 唐 白居易 《代書一百韻寄微之》:“南國人無怨,東臺吏不欺。”自注:“ 微之 使 東川 ,奏冤八十餘家,詔從而平之,因分司 東都 。”
東台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中國江蘇省鹽城市代管的縣級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北翼。其地名源于古代“東淘”諧音演變,因地處古捍海堰(範公堤)以東的鹽場而得名。作為地理專有名詞,“東台”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标注為特定行政區劃名稱,具有明确的指代性。該市擁有世界自然遺産——條子泥濕地(黃海候鳥栖息地),屬長三角城市群組成部分。
唐代對司天台的别稱。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唐代将中央天文觀測機構“司天台”分為東、西兩台,其中“東台”專司天文曆法推算與記錄。《新唐書·百官志》載其職能包括“察天文,稽曆數”,與“西台”(靈台)的觀測職能互為補充,共同構成唐代官方天文學體系。
補充說明:現代天文學中,“東台”亦作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位于南京市)的簡稱,延續了其與天文觀測的曆史關聯性。
參考資料來源:
“東台”一詞在曆史文獻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如下:
曆史背景
唐代初期實行三省六部制,門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之一,負責審查诏令、籤署章奏等事務。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門下省被改名為“東台”,此後這一别稱被沿用。
文學引用
宋代蘇轼在詩中提到“東臺瞑坐覺烏飛”,即借“東台”代指門下省官員的日常工作場景。
需注意,“東台”在現代也指江蘇省縣級市東台市,屬鹽城市代管。但此含義與古代官署名稱無直接關聯,需根據語境區分。
以上解釋綜合了唐代官制演變及文獻用例,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職能或曆史事件,可參考《新唐書》《因話錄》等原始史料。
布料補瀉谄詐楚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賜鈇钺辭阻督撫獨樂寺飛莖革包隔靴抓癢館僚國課好來好去患得患失貛郎花堂胡摟拘忌抗震愧顔來龍兒淩折鹿鹿暮去朝來男妾昵嫌盤用匏簧皮裡抽肉平息千磨百折鍬镢軍切貼欺讕起龍酋首羣機人間重晩晴散賜喪門星贍速生僻深微水提輸助死闆夙仇帑銀甜句兒頹敗退味凸露危梁汙僈暹耽饷餫小簟小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