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展身體。《漢書·霍光傳》:“ 宣帝 始立,謁見 高廟 ,大将軍 光 從驂乘,上内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後車騎将軍 張安世 代 光 驂乘,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 顔師古 注:“肆,放也,展也。”
“肆體”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sì tǐ,其核心含義是舒展身體,通常用于形容身體放松或自然伸展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舒展身體
指身體放松、自然伸展的狀态,常見于古籍中描述人物動作或儀态。例如《漢書·霍光傳》記載:“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形容漢宣帝在更換隨行車騎将軍後身體舒展、神态自若。
字義拆解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可通過經典文獻的引用理解其語境,例如曆史類文本或對古代人物儀态的描寫。
肆體是一個漢字,讀音為sì tǐ,意思是騷亂、胡鬧。
肆字的部首是⺈(手),總共有12畫。
肆字是從古代的象形文字發展而來,原本表示手指辍棄,懶散的樣子。後來引申為騷亂、放縱的意思。
肆字的繁體寫法為䘖。
在古代,肆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古時候肆字是用象形的形式,左邊是手的形狀,右邊為指向方向的箭頭,表示手指辍棄,懶散。
1. 這群人肆體遊蕩,給整個城市帶來了困擾。
2. 他對教室内的一切毫不在意,肆體地拍打着桌子。
1. 放肆:表示放縱、不受拘束。
2. 肆無忌憚:形容毫無顧忌、放心大膽。
3. 肆虐:指猖狂地破壞、殘害。
1. 騷動:指社會上的動蕩、不安。
2. 狂亂:形容極度混亂、無秩序。
1. 安甯:表示平靜、安定。
2. 和諧:指相互協調、融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