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藏的意思、食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藏的解釋

儲藏食物的器具。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忠志》:“ 安祿山 恩寵莫比,錫賫無數,其所賜品目有……油畫食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食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語義結構的古語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學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食"字本義指進食,《說文解字》訓作"一米也",甲骨文字形像盛食物的器皿。引申為食物、俸祿、俸食等義,《周禮》中"掌王之食飲"即用此義。
  2. "藏"字《說文》釋為"匿也",原指谷物儲藏,《禮記·月令》"穿窦窖,修囷倉"鄭玄注"入地隋曰窦,方曰窖,藏谷物也"。後引申為收藏、儲存之義。

二、複合詞義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天官·宰夫》:"凡朝觐、會同、賓客,以牢禮之法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飲食、賓賜之飧牽,與其陳數。"鄭玄注引鄭司農雲:"飧,夕食也。牽,牲牢可牽而行者。《春秋傳》曰'饩牽竭矣'。陳數,謂食藏之數。"此處"食藏"特指儲存備用的食物。

三、特殊用法 在敦煌文獻P.2602《俗務要名林》殘卷中,"食藏"與"廚庫"并提,指儲藏食物的專門場所。宋代《廣韻》記載"藏,貯也,庫也",印證此用法。

四、通假現象 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指出:"古有假食為飼,藏為臓者",揭示該詞在特定語境中可與"飼臓"相通,表示喂養與髒腑的關聯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食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得到全面解釋:

一、核心釋義

“食藏”指儲藏食物的器具,屬于古代器物名稱。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例如《酉陽雜俎·忠志》記載安祿山受賞賜時提到“油畫食藏”。

二、字義解析

  1. 食(shí)

    • 本義為進食,引申為食物、食用品(如:糧食、食鹽)
    • 天文學中特指日食/月食現象(如:日食、月食)
  2. 藏(cáng)

    • 動詞含義:隱蔽、收存(如:藏書、藏匿)
    • 名詞含義:儲藏處所(如:府藏、庫藏)

三、文獻用例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安祿山恩寵莫比,錫賫無數,其所賜品目有……油畫食藏。”此處“食藏”特指裝飾性儲物容器,印證其為貴族生活用具。

四、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曆史文獻解讀中。如需查詢更多用例,可參考《酉陽雜俎》等唐代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擺飯冰食博濟蠶候蠶頭鼠尾娼樓長骛貙婁詄菪風帽賦分幹笑功分弓梢皓旰鶴望合子黃閤華絲活國護士乎哉賈島佛谏匦狡客進奉酒堈酒罂決絕愧歎愣愣瞌瞌禮閣麥乳精酶原懵如弭檝男女老幼尼采俳優畜之旁宗偏出破夏遣喚千鐘親狎求哀栖偃羣工羣翔榮級瑞葉膻膩沙壤獅子術私館桃花年命跳鮑老險狹效死輸忠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