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胫大于股的意思、胫大于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胫大于股的解釋

猶言本小末大。舊時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漢 劉向 《說苑·君道》:“權不兩錯,政不二門。故曰:脛大於股者,難以步;指大於臂者,難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此所謂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張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詩:“不堪脛大踰於股,豈為臣強失在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胫大于股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指小腿(胫)比大腿(股)還要粗壯,比喻事物輕重、主次颠倒,次要部分超過或壓倒了主要部分,違背了常理或正常秩序。

一、釋義與結構分析

  1. 字義分解

    • 胫(jìng):指人體從膝蓋到踝骨的部分,即小腿。
    • 股(gǔ):指人體從臀部到膝蓋的部分,即大腿。

      在正常人體結構中,大腿應比小腿粗壯有力,故“胫大于股”從生理上即構成反常現象。

  2. 成語引申義

    該成語借人體結構比例失調,引申指事物中次要部分超越主要部分,或非關鍵因素占據主導地位,導緻整體失衡。例如:

    “公司決策中,基層意見竟淩駕于戰略規劃之上,實屬胫大于股。”

    (典出《漢語大詞典》釋義框架)

二、典故溯源與權威釋義

此成語典出《國語·鄭語》,記載西周末年史伯論政局時所言:

“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胫大于股者難以行。”

史伯以“胫大于股”比喻政治結構中臣僚權力超越君主,預示國家将陷入混亂(參見《國語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234頁)明确釋義:

“胫大于股:比喻本末倒置,次要的壓倒主要的。”

三、現代應用與語義延伸

在現代語境中,其用法擴展至:


參考資料

  1. 《國語·鄭語》(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版)
  3.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李行健主編,長春出版社,2000年)

網絡擴展解釋

“胫大于股”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ng dà yú gǔ,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1. 本義:
    字面指小腿(胫)比大腿(股)粗壯。從生理結構看,正常情況下大腿應比小腿粗,因此成語形容比例颠倒、不合常規的狀态。

  2. 比喻義:
    舊時多用于政治領域,比喻臣下的權力或勢力超過君主(即“本小末大”),暗含對權力失衡的警示。現代也可引申為事物重要性、地位或作用的本末倒置。


出處與背景


用法與示例

  1. 傳統用法:

    • 描述政治權力失衡,如:“藩鎮割據,胫大于股,終緻唐朝覆滅。”
    • 警示性語境,如:“若放任下屬專權,恐成胫大于股之勢。”
  2. 現代引申:

    • 批評組織結構不合理,如:“分公司資源遠超總部,實為胫大于股。”
    • 形容事物重要性颠倒,如:“追求流量而忽視質量,這是胫大于股的短視行為。”

相關擴展


權威來源參考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說苑》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矮陋阿堂碑獸搏黍伯者雠比道德信念等量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動品督役風陵堆趹踶孤蹇國訃故語鶴洞诃谏鴻學家累兼利駕坐絶澗朗抱烙鐵滿話茂行沒幹淨面佥緬惟密密稠稠米湯内附弄兵潢池女大難留蓬頭厲齒評論鉛直峭逼氣海绮筵熱切搔屑省耕射師使酒罵坐實情詩章台屏帑廪讨正騰骛天都頭水船萬井偉瑰洿穢物态詳看小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