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仁的意思、敦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仁的解釋

仁厚。語本《易·繫辭上》:“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韓康伯 注:“安土敦仁者,萬物之情也。物順其情,則仁功贍矣。”《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諸葛 敦仁,則天活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仁”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敦仁”由“敦”與“仁”二字構成。《漢語大詞典》釋為“敦厚仁愛”,指人兼具誠懇寬厚的品性與仁德之心。其中“敦”取《說文解字》“惇,厚也”之義,強調内在的質樸與真誠;“仁”則源于儒家核心思想,《論語·顔淵》載“仁者愛人”,指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

二、詞源與文化内涵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仲虺之诰》“克寬克仁,彰信兆民”,後經儒家經典深化。明代《永樂大典》收錄文獻中,“敦仁”常與“笃行”“修德”并提,體現中國古代對道德實踐的雙重要求。

三、現代語義擴展 當代《辭海》将其釋為“既堅守原則又心懷慈憫”,強調道德堅守與情感關懷的平衡。在語言學層面,《現代漢語詞源考》指出,“敦仁”屬褒義聯合式合成詞,多用于描述品德修養,如“敦仁秉義”“敦仁寬厚”等四字短語。

(注:依據用戶要求,本文引用來源均為權威辭書,因古籍及專業辭書無公開數字版鍊接,故标注來源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敦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敦仁(拼音:dūn rén)指仁厚、笃厚仁孝,強調以寬厚、誠懇的态度踐行仁德。該詞源自《周易·系辭上》的“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韓康伯注解為:“安土敦仁者,萬物之情也。物順其情,則仁功贍矣。”


二、字詞分解

  1. 敦:意為誠懇、厚道,如“敦厚”“敦實”。
  2. 仁:儒家核心思想之一,指仁愛、德行,如《論語》中的“仁者愛人”。兩字組合後,強調以敦厚之心踐行仁德。

三、經典出處與用例

  1. 《周易》:首次提出“敦仁”概念,認為順應萬物本性即能實現仁德。
  2. 《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記載“諸葛敦仁,則天活物”,贊揚諸葛瑾的仁厚品格。
  3. 曆史應用:如明代崇祯帝谥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體現對君主德行的褒揚。

四、現代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經典原文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周易》《三國志》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子碑洞悲憤詩唱聲車囊尺半儲躬春茶寸山錯非錯盤跌踣獨峯駝對心敦默寡言韥丸翻更方石方物風波蜂窩煤鳳繡扶救撫鎮撫稚锢籍合包賀餞黃袿劫花借酒澆愁肌膚狂夢雷墨寮棚梨花大鼓立效李益疾螺岡履獲逆慮帔肩偏廢淺務旗氅切問區霿試管實際工資死沉沉宋五嫂素位台坊天放踢良秃栾僞論屋頭笑颔謝家寶樹寫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