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好同伴。《詩·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孔穎達 疏:“能匹耦於公侯之志,為公侯之好匹。” 三國 魏 曹植 《節遊賦》:“浮沉蟻於金罍,行觴爵於好仇。” 三國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十一:“攜我好仇,載我輕車。”
(2).好逑,好配偶。《後漢書·邊讓傳》:“爾乃攜窈窕,從好仇……激玄醴於清池兮,靡微風而行舟。” 唐 歐陽詹 《出門賦》:“予紛然而遠遊,别天性之至慈,去人情之好仇。” 明 何景明 《織女賦》:“雖予衷之弗渝兮,羗獨慕夫好仇。”
“好仇”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詩經》《後漢書》等文獻原文。
《好仇》一詞表示将仇怨轉化為友誼或好感的意思。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好」和「仇」。
「好」的部首是「女」,拼音為"hao",它的筆畫數為5。「仇」的部首是「人」,拼音為"chou",它的筆畫數為6。
「好仇」的繁體字為「好仇」,在繁體中沒有變化。
古時候,「好仇」的字形可能有一些變化。然而,由于我無法一一列舉所有古漢字形,因此無法提供準确的古代寫法。
1.他們過去是敵人,現在卻成了好仇好友。
2.雖然有着曾經的仇恨,但他們之間慢慢地建立起了好仇。
1.好感:指對人或事物産生的好的感受。
2.仇怨:指深種敵視、仇恨的情感。
3.好友:指深厚友誼的朋友。
1.化敵為友:表示改變敵對關系為友好關系。
2.情同手足:表示感情像手足之間那樣親密無間。
3.結為知己:表示成為彼此的知己、心靈朋友。
1.積怨:指積累多年的怨恨和仇恨。
2.敵對:表示立場、态度、關系等相互對立的狀态。
3.隔閡:指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和互不親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