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星冠的意思、七星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星冠的解釋

道士所戴的帽子,上有七星圖案。《宣和遺事》前集:“忽值一人,松形鶴體,頭頂七星冠,腳着雲根履,身披緑羅襴,手持著寶劍迎頭而來。”《紅樓夢》第一○二回:“法師們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宮八卦的法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星冠是道教齋醮儀式中高功法師所佩戴的法冠,因冠面裝飾七顆星紋而得名,象征北鬥七星,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一、詞典釋義與形制特征

  1. 基本定義

    七星冠屬道教“五老冠”之一,形似覆鬥,正面繡有北鬥七星圖案(天樞至搖光),冠檐垂挂白玉或金屬飾片。其形制源于古代帝王禮冠,後為道教吸收并賦予宗教意義,代表法師溝通天界的權威 。

  2. 星紋象征

    七星對應北鬥,在道教中既是導航星辰,亦為“斡旋天道,紀綱宇宙”的神祇(《雲笈七籤》卷二十四)。佩戴七星冠寓意法師借北鬥之力調伏鬼神、主持科儀 。

二、宗教功能與文化内涵

  1. 儀式法器

    七星冠與法衣、朝笏等構成完整法服體系,僅在重要齋醮(如羅天大醮)時由高功穿戴。《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載:“冠七星者,攝三界萬靈”,凸顯其召神遣将的功用 。

  2. 北鬥崇拜體現

    道教認為北鬥主生死禍福(《春秋運鬥樞》),七星冠将星宿神力具象化,反映漢民族“天人感應”的宇宙觀。其形制亦影響民俗,如戲曲中的“七星額子”即由此演化 。

三、現代傳承與實物遺存

現存明代七星冠實物藏于北京白雲觀,以金線繡星于黑緞,冠側附青色長纓。當代道教儀式中仍嚴格遵循穿戴規制,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載體 。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七星冠”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道士所戴的帽子,帽子上繡有北鬥七星的圖案,常見于道教文化中。例如《紅樓夢》中描述法師“戴上七星冠,披九宮八卦法衣”即為此物。

  2. 象征意義
    該詞引申為“光芒四射、才華出衆”的象征,用于形容在某一領域表現卓越的人,如“他在音樂界戴着七星冠”。

  3. 結構與用法
    由“七”“星”“冠”三字構成,字面指七星排列成冠,實際多用于比喻語境,強調超越常人的能力或成就。

  4. 文學與曆史出處
    在《宣和遺事》等古典文獻中,七星冠常與道士形象結合,體現其宗教屬性。

  5. 現代應用場景
    現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比喻性表達,較少指實物帽子,更多強調對傑出人物的贊譽。

别人正在浏覽...

爆趠參綴插架察見長樂洆濡丞相寵招大花邊答款誕意電傳機電透獨木舟二廟佛青改過故居輝爛回生起死胡鬧绛帳郊縣疥搔衿曲金相近易酒價糾謬急須捐落剌謬冷遇禮拜鱗苔俛偻納下牛刀小試佩服千夫所指齊軌連辔清蒼磬錯慶善榮寵溶溶洩洩塞性沈阏生生世世攝食噬不見齒衰惡誰信道殊種黍子鐵茅頭腦冷靜象衣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