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茅的意思、鐵茅的詳細解釋
鐵茅的解釋
(1).救火用的鐵鈎。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二折:“擺一街鐵茅水甕,列兩行鉤鐮和這麻搭。”
(2).鐵錨。 清 高靜亭 《正音撮要·舟車》:“鐵茅,鐃也。”
詞語分解
- 鐵的解釋 鐵 (鐵) ě 一種金屬元素,工業上用途極廣,可以煉鋼,可制各種器械,亦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形容堅硬:鐵拳。鐵軍。鐵騎。金戈鐵馬。鐵漢。鐵蹄。鐵腕。 形容确定不移:鐵铮铮。鐵的紀律。鐵證。 形
- 茅的解釋 茅 á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莖可食,亦可入藥。葉可編蓑衣(亦稱“白茅”):茅草。茅廬。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鐵茅”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主要含義
-
救火用的鐵鈎
- 指古代用于滅火的鐵制工具,常見于元明文獻。例如元代雜劇《合汗衫》第二折提到“擺一街鐵茅水甕”,描述火災時用鐵茅等工具應對的場景。
-
鐵錨
- 指船隻停泊時使用的鐵制錨具。清代《正音撮要·舟車》中記載:“鐵茅,鐃也”,說明其作為錨具的用途。
二、其他相關解釋
- 成語引申義(存疑)
部分現代資料提到“鐵茅”可形容人性格剛毅(如“鐵”象征堅硬,“茅”比喻堅韌),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傳。
三、文獻出處與示例
- 救火工具:元代張國賓《合汗衫》提到鐵茅與水甕、鈎鐮配合使用,反映古代消防措施。
- 船舶用具:清代文獻将鐵茅與“铙”(錨)對應,佐證其作為錨具的功能。
四、總結
“鐵茅”一詞在古籍中多指實用工具,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更完整考據,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漢典網(來源标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
《鐵茅》是一個指代植物的詞彙,通常用來形容特定種類的禾本科植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鐵茅》這個詞由部首“釆”和“艸”組成,釆的拆分部首是“釆”自身,艸的拆分部首是“艹”。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鐵茅》是由古代文字演變而來的,最初的形态為象形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意思是指一種堅硬的禾本科植物。
繁體
《鐵茅》的繁體寫法為「鐵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鐵茅》在古代的寫法為「鐵茅」。雖然字形有所差異,但字義相同。
例句
1. 這片土地上長滿了茂密的鐵茅,給人一種原生态的感覺。
2. 他趟過河流,穿過叢林,最終找到了那種稀有的鐵茅。
組詞
1. 鐵茅草
2. 鐵茅地
3. 鐵茅叢
近義詞
鐵茅的近義詞有:鐵稈、鐵竹。
反義詞
鐵茅的反義詞是不適當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