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五行之說,謂水勝火。 漢 應劭 《風俗通·祀典·稷神》:“未之神為稷,故以癸未日祠稷於西南,水勝火為金相也。”
(2).比喻完美的形式。 南朝 齊 謝朓 《秋夜講解》詩:“惠唱摛泉湧,妙演發金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文藻條流,託在筆劄。既馳金相,亦運木訥。” 詹鍈 義證:“金相,比喻文章的形式完善。” 唐 顔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粲粲門子,菲菲國香,家傳玉樹,人詠金相。”
(3).指貼金的佛菩薩等像。 明 王世貞 《淨樂宮》詩:“末法開金相,真王得寳符。”
金相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專業屬性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字面本義
“金”指金屬,“相”意為外觀、形貌。合稱指金屬材料的外觀形貌或表面狀态,尤其強調通過特定方法(如打磨、蝕刻)處理後呈現的宏觀或微觀組織結構特征。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675頁。
專業術語定義
在材料科學領域,“金相”特指金屬或合金的内部顯微組織結構,包括晶粒形态、相分布、缺陷(如氣孔、夾雜物)等,需借助金相顯微鏡等工具觀察分析。
來源:《冶金學術語詞典》冶金工業出版社,2018年,第214頁。
金相分析(金相檢驗)是材料研究的核心手段,通過制備金相試樣、觀察組織形态,可推斷材料的力學性能、加工工藝合理性及失效原因。例如:
來源:《材料分析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89頁。
“金相”一詞源于古代對金屬表面狀态的描述(如“金相玉質”比喻外表華美),20世紀隨冶金學發展成為專業術語。其定義及标準化應用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金相圖譜》等權威文獻規範,具有明确的學術共識。
來源:《中國古代金屬技術史》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307頁;《機械工程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第5卷。
“金相”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進行解釋,主要分為材料科學領域和文學/古代漢語領域兩類:
定義
指金屬或合金的化學成分及内部結構,包括物理狀态(如晶體結構)和化學狀态(如元素分布)。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微觀結構稱為金相組織,例如馬氏體、奧氏體、鐵素體、珠光體等。
研究範疇
金相學是研究金屬内部結構的學科,分析外部條件(溫度、加工變形)和内在因素(化學成分)對金屬性能的影響。例如,金相砂紙用于制備樣品表面,以便顯微鏡觀察組織形态。
比喻義
源自《詩經·大雅·域樸》中“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形容文章或言論形式完美。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馳金相,運木讷”,指文辭與質樸并重。
其他古義
現代語境下“金相”多用于材料學,描述金屬微觀結構;古代則側重文學美喻或哲學概念。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具體含義。
阿妳白森森邊陲表幟閟寝刬伐車檔懲示車戰俦與椿萱并茂大阪當事钿筐頂祝反擾飛魚族蜂屯烏合浮力幅隕改元高田公裡宮旆冠履倒易管賬詭合鬼鳥含宏畫斷活靶監籍踐辱椒實奇偶款冬冷笑樂子靈胥眉葉麪糊團命悭民田遷流人人自危乳臭僿野曬簟疏節說不着鎖哪填縫痛生生推革晚婆婆危隥穩情賢谟笑融融小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