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鳥的意思、離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鳥的解釋

(1).失群之鳥。 晉 陸機 《贈從兄車騎》詩:“孤獸思故藪,離鳥悲舊林。”

(2).指蠻蠻。又名比翼鳥。傳說狀如凫而一翼一目,兩鳥相并,才能飛翔。《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郭璞 注:“比翼鳥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飛,《爾雅》作鶼鶼鳥也。”因指雌雄同栖之鳥。 清 曹寅 《孔雀》詩:“離鳥愛其尾,弄影晴堦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離鳥"在漢語中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黃鹂(一種鳴禽),尤其側重于其作為離别意象或特定名稱的古典用法。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典籍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指黃鹂鳥

"離鳥"最确切的指代是黃鹂(學名:Oriolus chinensis),古稱"倉庚""黃莺"。其名稱源于《說文解字》對"離"字的釋義:

《說文解字》:"離,黃倉庚也。鳴則蠶生。"

此處明确将"離"定義為黃鹂鳥,并關聯其鳴叫與農事(蠶桑)的物候特征。


二、作為離别意象的象征

在古典文學中,"離鳥"常承載分離、羁旅的情感寄托,源于黃鹂的季節性遷徙與哀婉鳴聲:

《詩經·豳風·七月》:"有鳴倉庚",漢·毛亨注:"倉庚,離黃也。"

唐代詩人杜甫《絕句》:"兩個黃鹂鳴翠柳",雖未直用"離鳥",但黃鹂意象常暗喻漂泊之思。


三、别名與文獻考據

"離鳥"在古籍中亦作"離黃""鹂黃",屬雅稱或方言變體:

宋代《埤雅·釋鳥》:"鹂黃,一曰倉庚,一名離黃。"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莺處處有之……《詩》雲‘黃鳥于飛’者,即此。"("黃鳥"為黃鹂古稱)


總結釋義

"離鳥"是黃鹂的古稱與雅稱,兼具生物指代與文學象征雙重含義:

  1. 本義:特指黃鹂鳥,見于《說文解字》等字書;
  2. 引申義:在詩文中象征離别、思鄉之情,關聯物候與人文情感;
  3. 别名系統:與"倉庚""黃莺""鹂黃"等名稱互證,體現漢語名物詞的豐富性。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離鳥”是漢語中具有雙重意象的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失群之鳥

指與群體分離的孤獨鳥類,常被用于文學作品中象征漂泊、孤寂的情感。例如:

二、神話中的比翼鳥(蠻蠻)

出自《山海經·西山經》,描述如下:

  1. 外形特征:狀如野鴨(凫),僅有一翼一目,需兩鳥并翼方能飛翔。
  2. 别名與象征:又名“蠻蠻”“鹣鹣”,郭璞注中明确其為比翼鳥,後衍生為愛情忠貞的象征。
  3. 文化影響:此典故成為“在天願作比翼鳥”等詩句的源頭,常見于比喻密不可分的伴侶關系。

補充說明

“離”字本義為黃鹂(見《說文解字》),後假借為分離之意。在“離鳥”一詞中,兩種含義可能産生交織,需根據具體文本判斷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島榜檠貝加爾湖逼急秉公辦事菜玉慘咽漕臣側注長喟長則是孱昏初發芙蓉春選楚絲錯過搭蓋谠正誕罔分外刮毛龜背後底候司誨責鑒奧機務祭獻捐免峻博考具壸訓斂膝龍躍鴻矯美莊冥屈佞枝樵柯青磴清散清豔湫顧取之不竭戎辔三尺童子上首功沈痛涉險鼠标器水情厮侵死譯韬秘退悔吞劍伎脫胎土團僞心無生法相及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