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忿的意思、銜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忿的解釋

亦作“ 銜憤 ”。心懷憤恨。《晉書·潘嶽傳》:“ 嶽 惡其為人,數撻辱之, 秀 常銜忿。”《北史·甄琛傳》:“ 琛 曾拜官,諸賓悉集, 巒 乃晚至, 琛 謂 巒 :‘何處放蛆來,今晚始顧?’雖以言戲, 巒 變色銜忿。” 唐 權德輿 《答左司崔員外書》:“銜憤結懷,惄然終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銜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字義分解

出處與例證

  1. 《晉書·潘嶽傳》記載:“嶽惡其為人,數撻辱之,秀常銜忿。”描述潘嶽因厭惡某人而多次羞辱對方,導緻對方長期懷恨。
  2. 《北史·甄琛傳》提到:“巒乃晚至,琛謂巒:‘何處放蛆來,今晚始顧?’雖以言戲,巒變色銜忿。”展現因言語沖突引發的憤懑。

現代用法

補充說明

該詞強調情緒的持續性與内在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程度。例如,唐代權德輿在書信中曾用“銜憤結懷”形容終日郁結的憤懑情緒。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銜忿

銜忿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指懷恨在心、心懷憤怒或帶有憤怒情緒。下面我們來拆分銜忿的部首和筆畫、了解其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相關的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和筆畫

銜忿可以拆分為“衣”字的“半”部和“心”字。衣字的部首是“衣”部,筆畫是5畫;心字的部首是“心”部,筆畫是4畫。

來源

銜忿的來源是古代用繩子系在牲畜嘴上的一種器具,用于控制牲畜行動。當牲畜感到憤怒或不滿時,往往會咬住這種器具,并表現出憤怒和不滿的情緒。由此,銜忿一詞就引申為人們懷着憤怒情緒或心懷不滿。

繁體寫法

銜忿的繁體寫法是「銜憤」,「銜」字的部首是「金」部,「憤」字的部首是「心」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銜忿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 銜的古代寫法為「舌衣并從」,忿的古代寫法為「心分丶丿」。

例句

他一直銜忿于心,對過去的不公平待遇耿耿于懷。

組詞

銜怒、忿忿不平、含憤、積憤、怨憤等。

近義詞

懷恨、懷憤、懷怒、記仇、心懷不滿。

反義詞

寬恕、釋懷、忘怨、寬宏大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