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鯨魚的意思、鯨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鯨魚的解釋

1.鲸的俗稱。《文子·上仁》:“ 老子 曰:鲸魚失水,則制於螻蟻。”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四:“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鲸魚碧海中。” 明 李東陽 《春興》詩之三:“翠籠鸚鵡空愁思,碧海鲸魚幾歲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顧八奶奶 ﹞走起路來,小鲸魚似的。”

2.指形狀如鲸魚的撞鐘杵。《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鲸魚,鏗華鐘。” 李善 注:“ 薛綜 《西京賦》注曰:‘海中有大魚曰鲸。’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魚擊蒲牢,輒大鳴。凡鐘欲令聲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者,為鲸魚。”按,《後漢書·班固傳下》引此文, 李賢 注曰:“鲸魚謂刻杵作鲸魚形也。” 漢 張衡 《東京賦》:“天子乃撫玉輅,時乘六龍,發鲸魚,鏗華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鯨魚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動物,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征和生活習性。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鯨魚屬于哺乳綱鲸目,是適應水生環境的胎生哺乳動物。雖然外形似魚,但通過肺呼吸、胎生哺乳等特征與魚類本質不同。

二、分類與特征

  1. 兩大類别

    • 須鲸(如藍鲸):現存約15種,無牙齒,上颌有角質鲸須,濾食磷蝦等小型生物。最大體長可達30米,體重超170噸。
    • 齒鲸(如抹香鲸):現存約75種,有利齒捕食魚類,具備回聲定位能力,部分種類智商極高。
  2. 生理特征

    • 呼吸方式:通過頭頂噴水孔進行“噴泉式呼吸”,潛水時鼻孔閉合,浮出水面時噴出混合氣體的水柱。
    • 體溫調節:體溫恒定約35.4℃,皮下脂肪層厚達50厘米,幫助維持體溫。
    • 運動能力:流線型身體適合遊泳,須鲸速度可達55公裡/小時,抹香鲸潛水深度達2000米。

三、生活習性

  1. 群體行為
    多數鲸類為群居動物,遷徙時形成龐大隊伍,通過碰撞、鳴叫等方式交流。

  2. 攝食特點
    藍鲸每日可吞食8-10噸磷蝦,利用鲸須過濾海水;虎鲸等齒鲸則協作捕獵海豹等大型獵物。

  3. 繁殖方式
    胎生哺乳,幼鲸需母鲸乳汁喂養數月至數年,母子關系緊密。

四、演化曆史

約5000萬年前,鲸類祖先從陸生哺乳動物(類似狼的偶蹄類)逐步適應水生環境,最終完全海洋化。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列表或具體物種信息,可查閱(鲸魚知識大全)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鯨魚:一個有關于巨型哺乳動物的字詞

鯨魚(wēi yú)又稱鲸魚,是一個描述巨型哺乳動物的字詞。

部首和筆畫

鯨魚由“魚”和“魚”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第一個部首“魚”(yú)表示該字詞與魚相關。它有18個筆畫。

來源

“鯨魚”的來源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它來自于古代首領的名字“鯨鬢”(jīng bìn),用以描述一種巨大的海洋生物。另一種觀點認為,它源于古代貝多芬部族首領的名字“鯨漢”(jīng hàn),意為“魚之首領”,也指巨大的魚類。

繁體

“鯨魚”的繁體形式為「鯨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這個字詞有不同的寫法。其中一種寫法為「魚方彔」,表示鯨魚的頭部特征像鳐魚。另一種寫法為「魚鎮限」,意為巨大魚的限制。

例句

1. 鯨魚是海洋中的巨人,它們通常生活在深海中。

2. 我們在海洋公園看到了一隻巨大的鯨魚,它敏捷地躍出水面。

組詞

1. 鯨餐:指鯨魚以小魚作為食物的過程。

2. 鯨舟:指專門用于觀賞鯨魚的船隻。

3. 鯨油:是從鯨魚體内提取的一種油脂。

4. 鯨鯢:古代稱海豚為鯨鯢。

近義詞

1. 龍魚:指生活在深海中的巨大魚類。

2. 抹香鲸:一種龐大的海洋哺乳動物,與鯨魚具有相似之處。

反義詞

小魚:與鯨魚相對,指體型較小的魚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