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拍序的意思、拍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拍序的解釋

唐 代《霓裳舞曲》中段始有拍,稱拍序。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散序六奏未動衣, 陽臺 宿雲慵不飛;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自注:“凡法曲之初,衆樂不齊,唯金石絲竹次第發聲,霓裳序初,亦復如此。散序六徧無拍,故不舞也;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拍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

  1. 音樂術語(主要含義)
    指唐代《霓裳羽衣曲》結構中的中序部分,以節拍起始為特征。據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記載,該曲分為三部分:

    • 散序:無節拍的自由段落,僅樂器演奏。
    • 中序(拍序):加入固定節拍,舞蹈與歌唱配合,形成全曲主體。
    • 破:節奏加快的高潮段落。
  2. 成語含義(現代引申)
    意為“按順序排列或整理”,強調有條理的次序。例如用于描述物品或流程的規範化整理。

辨析:音樂術語為曆史專有名詞,源于唐代法曲結構;成語用法是現代語言中衍生出的比喻義,二者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建議優先采用音樂領域的解釋,因其為詞源本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拍序

拍序是指将一組事物按照一定的标準或規則進行排序的行為或過程。拍序可以用來整理信息、分類物品、篩選候選人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拍序的部首是扌,表示手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8。

來源

拍序一詞起源于漢代,最早見于《爾雅·釋名》。拍取“屬序”之義,表示将物品按序整理。

繁體

拍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拍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拍序的寫法并未有太大的變化,仍然使用「拍序」這個形式。

例句

1. 我按照字母順序拍序了這些單詞。

2. 老師要求我們根據年級拍序排列。

3. 拍序這件事對于整理資料非常重要。

組詞

綜合拍序、大小拍序、時間拍序、首字拍序

近義詞

排序、整理、歸類

反義詞

混亂、無序、雜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