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期親的意思、期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期親的解釋

亦作“朞親”。服喪一年的親屬。《魏書·廣川王略傳》:“欲令諸王有期親者為之三臨,大功之親者為之再臨,小功緦麻為之一臨。” 宋 蘇轼 《司馬溫公神道碑》:“又論 濮安懿王 ,當準先朝封贈期親尊屬故事,天下韙之。” 元 李五 《虎頭牌》第四折:“尋思來這朞親尊長多妨礙,俺今日謝罪也在宅門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八回:“我隻穿了期親的服制,在旁邊回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期親是中國古代喪服制度中的親屬關系分類,指需為死者服喪一年的直系或旁系血親。該制度最早見于《儀禮·喪服》,具體包含以下兩類親屬:

一、本宗九族内的期親成員

  1. 直系親屬:祖父母、伯叔父母
  2. 旁系親屬:兄弟、未嫁姊妹、已嫁姑母

二、外親範疇的期親成員

  1. 外祖父母
  2. 出嫁女為娘家的父母兄弟服喪亦屬期親

該制度以《禮記·喪服小記》記載的"期者,親疏之中也"為理論基礎,體現了傳統五服制度中第二等級的喪服要求。唐代《開元禮》進一步規定期親需服齊衰不杖期,着粗麻布喪服,守孝期間不得婚嫁宴樂。

網絡擴展解釋

“期親”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涉及禮制與親屬關系,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喪服制度中的定義

“期親”指服喪一年的親屬,屬于古代“五服”制度中的“齊衰期年”之服。其範圍包括:

  1. 本宗親屬: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嫡孫、在室姑姊妹、衆子、長子婦、侄、在室侄女等;
  2. 外親或特殊關系:夫為妻(若父母在世)、妾為其父母、正妻子、已嫁女為祖父母或父母等。

二、文獻例證

三、其他可能的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期待與親人團聚”。但這一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魏書》等古籍或權威禮制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踣覆裁折阊扉叉腰春飙錯刑代數數道洽答诏斷盜負逆趕不及功庸貫戴規訓海灣汗褟嗃唠箭壺衱袶墐竈錦質疾惡若雠寇暴淚華理庶買憔悴密密層層秘圖默思驽孱滂沛清宴瓊林錦繡仙球路帶瞿麥蹂剔傷勇省究失控十拏九穩耍骨頭宿契苔牋棠棣縚線天苞天損天中之嶽條據文錢窩窩蹩蹩五胡十六國鮮颷涎不答枭健暇日邪政心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