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名。即郁李。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詩》雲:‘棠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按,此為逸詩。《論語·子罕》引作“唐棣”。《晉書·索靖傳》:“芝草蒲陶還相繼,棠棣融融載其華。”
(2).花名。俗稱棣棠。花黃色,春末開。 唐 李商隱 《寄羅劭興》詩:“棠棣黃花發,忘憂碧葉齊。” 馮浩 箋注:“《爾雅》分列唐棣、栘,棠棣、棣,而疏以《召南·唐棣之華》、《小雅·常棣之華》分屬之。《本草》合引於郁李下。今且未細剖,而其花或白或赤,皆不言黃。故 程氏 謂今人園圃中有名棣棠者,花繁黃色, 義山 其指此耶?所揣頗似之矣。”
(3).《詩·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應該互相友愛的詩。“常棣”也作“棠棣”。後常用以指兄弟。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中詠《棠棣》匪他之誡,下思《伐木》友生之義。” 唐 張九齡 《和蘇侍郎小園夕霁寄諸弟》:“興屬蒹葭變,文因棠棣飛。人倫用忠厚,帝德已光輝。” 宋 蘇轼 《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其韻并寄茶二十一片》:“棠棣并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邊郛。” 明 沉鲸 《雙珠記·遺珠入宮》:“棠棣久飄零,幾回寂寂,聞鳥頓心驚。”
“棠棣”一詞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植物屬性與文化象征兩方面解析:
木本植物
指薔薇科落葉灌木郁李(又稱唐棣),果實可食用,花多為白色或粉色,春末開放。需注意與棣棠(花黃色)區分,二者名稱相近但屬不同植物。
形态特征
其花常兩三朵為一簇,莖長而下垂,古籍中常以“棠棣之華”描述其繁茂之态。
兄弟情誼的象征
源自《詩經·小雅·常棣》,詩中用棠棣花同株共生、繁茂鮮麗的特點,比喻兄弟應和睦友愛,如“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後世“棠棣”遂成為兄弟的代稱,如白居易“棠棣之華,感華以諷兄弟”。
引申含義
除血緣兄弟外,亦可泛指親密關系,如家族和諧、友人深厚等,成為傳統文化中“人倫和睦”的意象載體。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經》原文解析或植物分類細節,可查閱、9、10等來源。
《棠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花木茂盛的景物”。
《棠棣》的部首是木,由8個筆畫組成。
《棠棣》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魯頌·棠棣》中,其中描寫了花木茂盛的景物,後來常用這個詞來形容美好的風景。
繁體字《棠棣》為「檉棣」。
在古時候,《棠棣》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一般來說仍采用了木字作為部首。
1. 春日裡,園子裡的棠棣盛開,姹紫嫣紅,美麗動人。
2. 清晨的棠棣花散發着淡淡的芬芳,令人陶醉。
棠李(指植物的花果)、棠梨(指一種果樹)。
花木盛開、花團錦簇、花花綠綠。
荒蕪、凋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