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功庸的意思、功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功庸的解釋

(1).功勞;業績。《國語·晉語七》:“臣聞之,曰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韋昭 注:“國功曰功,民功曰庸。” 漢 王符 《潛夫論·遏利》:“是故無功庸於民而求盈者,未嘗不力颠也。” 唐 元稹 《王炅兼侍禦史制》:“爾等初喪元戎,能以衆整,送迎新舊之際,不無夙夜之勞。言念功庸,宜升秩序。”

(2).工程的耗費。《資治通鑒·梁武帝大同四年》:“牧守、令長,擅立寺者,計其功庸,以枉法6*論。” 胡三省 注:“庸,用也,勞也,顧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功庸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功庸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厚重感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

一、基本釋義 "功"指功績、功勞,"庸"指勞績、功用,二字合稱表示"功勞與業績"。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夏官·司勳》:"國功曰功,民功曰庸",指對國家或民衆的貢獻。

二、古代用法延伸

  1. 考核标準:在《禮記·王制》中被作為官員考績指标:"論進士之賢者,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司馬辨論官材,論進士之賢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注疏中将"功庸"作為任官授爵的依據。
  2. 軍事賞罰:《吳子·勵士》記載:"君舉有功而進飨之,無功而勵之",其中"功"與"庸"常作為軍功評定标準。

三、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為書面語詞彙,釋義為"功績和勞績",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學術著作中,例如在評價曆史人物時會使用"勘定功庸"等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功庸”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功勞;業績
    指對國家或民衆的貢獻,常見于古籍。例如《國語·晉語七》提到“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韋昭注解為“國功曰功,民功曰庸”。唐代元稹的《王炅兼侍禦史制》中也用“功庸”強調功績的重要性。

  2. 工程的耗費
    指建造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成本。如《資治通鑒·梁武帝大同四年》記載,擅自建寺者需按“功庸”計量,并以枉法論處。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三、注意

部分網頁(如)提到“功庸”有“注重外表而内在平庸”的形容詞用法,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權威古籍釋義為準。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國語》《資治通鑒》等文獻,或查看、2、4、5、8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辦谙達把筆蹦床不恌采斲側隱産舍促醒大國大機登廟雕喪定編東夷風狂鳳腦香偾将膚語膏镬攻苦茹酸挂服鬼蒟蒻故義瞽直閧端華盛頓會議化手胡曹火珠首蹇塞濟濟锵锵劇變課文恐聳詟栗口食米老弦領牧懔遵曚曚門孫泥腿杆牌牓貧境青绫青綠全能神經末梢飾價虱蠅搜劫坦克兵天杭讬胎望火樓宛丘緯地經天五鼎亨象燧鮮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