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盜的意思、斷盜的詳細解釋
斷盜的解釋
(1).攔截搶劫。《後漢書·孔融傳》:“案 表 跋扈,擅誅列侯,遏絶詔命,斷盜貢篚,招呼元惡,以自營衛。”
(2).猶言從中盜竊,貪污中飽。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聚天下財物,雖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鈎考,而斷盜者輒發。”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
- 盜的解釋 盜 à 偷竊,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盜竊。盜賊。盜伐。盜掘。盜運。盜賣。盜用。盜名欺世(亦稱“欺世盜名”)。 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海盜。強盜。竊國大盜。 匪竊偷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斷盜”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攔截搶劫
指通過武力或威脅手段中途截取他人財物。例如《後漢書·孔融傳》中提到的“斷盜貢篚”,描述地方勢力擅自攔截朝廷貢品的行為。
-
貪污中飽
指利用職權之便竊取公共財物,或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私利。宋代王安石在《本朝百年無事劄子》中提到“斷盜者辄發”,批評官吏貪污現象。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 “斷”:本義為截斷,引申為中途攔截或從中截取。
- “盜”:指盜竊、非法占有。
組合後,“斷盜”既包含物理層面的暴力掠奪(如搶劫),也涵蓋隱蔽的職務侵占(如貪污)。
三、應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地方勢力或官員的不法行為(如、4的引證)。
- 現代語境:因詞義較古,現代較少使用,但可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中對類似行為的概括。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盜”字的詳細釋義(如五行屬性、字形演變),可參考漢字權威解析(如、7)。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盜(duàn dào)一詞的意思是指打斷、中止偷竊、盜竊行為。下面是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文言偏正部首(火,火從)+ 卩(切)
筆畫數:火部2畫 + 卩部2畫 = 總共4畫
斷盜一詞的來源與繁體字暫無相關資料。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斷盜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目前還沒有确切的古代寫法資料。
以下是一些關于斷盜的例句:
1. 他在行竊時被警察斷盜。
2. 這家商店安裝了高科技防盜系統,有效地斷盜了很多小偷。
3. 謹防賊人入侵,做到及時發現并斷盜。
斷盜的相關詞彙包括:
- 組詞:斷竊(duàn qiè)。
- 近義詞:阻止盜竊、中止偷竊。
- 反義詞:授權盜竊、鼓勵偷竊。
通過這些信息,您應該能夠了解斷盜這個詞的基本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一些例句,以及一些相關詞彙的信息。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