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貧寒而迂腐。 元 王實甫 《破窯記》第一折:“你看!兀那兩箇穿的錦繡衣服,不強如那等窮酸餓醋的人也。”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一折:“他道俺秀才每窮酸餓醋,幾時能勾發迹!”
(2).指貧寒迂腐的讀書人。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二折:“你看上這窮酸餓醋甚麼好?”《水浒傳》第三三回:“近日除将這個窮酸餓醋來做個正知寨,這廝又是文官,又沒本事。” 元 柯丹丘 《荊钗記·合卺》:“莫學自己,嫁了這個窮酸餓醋。”
“窮酸餓醋”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貧寒迂腐的讀書人,常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西廂記》原文。
《窮酸餓醋》是一個形容他人貧窮、生活艱苦而心生嫉妒、不滿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在物質上沒有充裕,但卻嫉妒他人擁有的財富、地位或聲望的人。這種心态往往會導緻他們産生憤怒、不平等和厭惡。
窮(纟纨):表示與紡織有關的事物;酸(酉丑):表示與酒或酸有關的事物;餓(食屍):表示與食物或饑餓有關的事物;醋(酉蔔):表示與醋有關的事物。
窮的筆畫數為七畫,酸的筆畫數為十一畫,餓的筆畫數為九畫,醋的筆畫數為十二畫。
《窮酸餓醋》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在該小說中,他用這個詞來形容那些因為貧窮而心生嫉妒、憤怒和不滿的人。
窮(窮)、酸(酸)、餓(餓)、醋(醋)的繁體字形狀與簡體字相同,隻是書寫方式有所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窮的古代寫法為「貧」,酸的古代寫法為「痠」,餓的古代寫法為「餌」,醋的古代寫法為「醋」。
小明家境貧寒,卻常常對同學們自豪地炫耀自己考試成績好,這種行為實在是典型的窮酸餓醋。
- 窮苦(形容貧窮) - 酸溜溜(形容神情憤怒) - 牢騷滿腹(形容心中不滿) - 醋壇子(形容容易嫉妒他人)
- 嫉妒(形容忌妒他人的成功) - 吃醋(形容因為嫉妒而心生不滿或憤怒)
- 知足常樂(形容知道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