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論列罪狀上告。 宋 歐陽修 《論尹師魯墓志》:“遂又言其為仇人挾情論告以貶死。”《元典章·兵部一·正軍》:“若有兇徒惡6*黨閃避軍役,風聞公事,論告官吏,恐吓錢物,嚴行治罪。” 明 《殺狗記·院君回話》:“從來結義深,他還論告我怎生禁。”
(2).論著和告身(授官文憑)。《宋史·張齊賢傳》:“時 薛居正 子 惟吉 妻 柴氏 無子早寡,盡畜其貨産及書籍論告,欲改適 齊賢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論告漢語 快速查詢。
“論告”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指詳細列舉罪狀并向上級或官府告發。該用法常見于古代司法文書或曆史文獻中,例如:
“論”指學術論著,“告”即告身(古代授官憑證)。例如《宋史·張齊賢傳》記載薛居正家族将“書籍論告”作為財産的一部分,此處“論告”即包含著作和官職證明。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優先參考前兩種解釋,若涉及現代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論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就某個問題或者事件發表意見或觀點,向公衆告知。
《論告》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讠”(讠部),右邊是“告”(告部)。它的總筆畫數為9。
《論告》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意為向人宣告。在現代漢語中,它多用于互聯網時代的新聞公告,政府聲明和學術報告等文本。
《論告》的繁體字為「論告」。
在古代,寫作《論告》的方式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含義相似。
1. 學校發出一份《論告》,宣布學校将舉行運動會。
2. 政府發表了一份《論告》,敦促市民節約用水。
3. 該研究報告是一篇有關環境污染的長篇《論告》。
1. 論文
2. 公告
3. 告示
1. 聲明
2. 告誡
3. 告知
1. 未告知
2. 争辯
3. 不認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