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捉處死。 唐 白居易 《賀平淄青表》:“ 李師道 苞藏禍心,暴露逆節,罪盈惡稔,衆叛親離,未勞師徒,自取擒戮。”
“擒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結合搜索結果中的多個來源,其含義和使用可總結如下:
“擒戮”指活捉并處死敵人或罪犯,強調先捕獲後處決的過程。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軍事語境中,描述對罪大惡極者的嚴厲懲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可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描述,需注意語境適配性。如需更多例句或權威解讀,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滬江線上詞典。
擒戮(qín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捕捉、抓住并将其處死。它由“手”和“彔”兩個部首構成,部首“手”表示動作,表明這個詞語與行動有關;部首“彔”表示死亡,暗示将被捕捉的人或動物處決。
擒戮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手 彔
筆畫:5 7
擒戮這個詞的來源較為簡單,它是由兩個獨立的字義組合而成。在古代,擒指捉住、抓住,戮指殺死、處死,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擒戮,表示将被捕捉的對象處決。
擒戮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的漢字中寫法相對較為複雜,但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意思。如今,擒戮在使用中已經較少見,一般用于表達比較嚴厲的打擊或懲罰。
以下是一些擒戮的例句:
1. 她已經擒戮了幾十隻老鼠來保護莊稼。
2. 罪犯因其犯罪行為被判處擒戮。
3. 他們積極尋找逃犯,準備将其擒戮。
與擒戮相關的組詞有:“擒拿”、“擒殺”等。近義詞包括“懸賞”、“逮捕”等。反義詞有“解救”、“釋放”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