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命在旦夕 ”。形容生命危殆。《漢書·兩龔傳》:“ 勝 對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隨使君上道,必死道路。’”《四遊記·鐵拐大怒洞賓》:“今排七十二座天門陣於 九龍谷 , 宋 兵不能得破, 六郎 命在旦夕。”
關于成語“命在朝夕”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mìng zài zhāo xī
結構:主謂式成語
釋義:形容生命垂危,隨時可能終結。字面意為“生命隻在早晨與傍晚之間”,強調危急程度。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隨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此句為漢代官員龔勝因年老患病、生命垂危而婉拒征召的陳述。
三、用法與例句
例:“患者病情急劇惡化,命在朝夕,需立即搶救。”(參考)
四、近義與反義詞
五、延伸解析
該成語通過“朝夕”的時間對比,強化生命脆弱性,常見于警示珍惜生命的語境。其衍生形式“命在旦夕”含義相同(出自《四遊記》),可替換使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漢書》及權威詞典釋義。
《命在朝夕》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命運可能在任何時刻都會産生變化,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抓住機遇,因為生命充滿了不确定性。
《命在朝夕》這個詞由3個部首組成:⺄(人)+⺆(立)+⺮(矢)。
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其中各部分的筆畫數分别為2畫、5畫和5畫。
《命在朝夕》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獻,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四》中。
《命在朝夕》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命在朝夕」。
古時候,《命在朝夕》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趁着年輕,我們要珍惜每一天,因為命在朝夕,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2. 在這個競争激烈的社會中,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因為命在朝夕,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淘汰。
1. 命運 - 指一個人的生活和發展所受到的各種因素和因果關系。
2. 朝五晚九 - 指早上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時間。
1. 生死攸關 - 意味着事關生死存亡。
2. 命懸一線 - 指生命處于危險之中。
無定命 - 指缺乏穩定的命運,即沒有一個确定的命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