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耳聞目見的意思、耳聞目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耳聞目見的解釋

親耳聽見,親眼看見。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歸心》:“夫信謗之徵,有如影響,耳聞目見,其事已多。”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二:“歌舞 吳中 第一人,緑鬢雙鬟纔十五,耳聞目見是何事,不謂其人乃如許。”亦作“ 耳聞眼見 ”、“ 耳聞目擊 ”。 唐 元稹 《連昌宮詞》:“翁言野父何分别,耳聞眼見為君説。” 明 王廷相 《慎言·作聖》:“聖人之心未嘗忘天下,仁也。耳聞目擊,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隨其所遇,盡力而為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耳聞目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拆解為兩部分:

  1. 耳聞:指通過耳朵聽到的信息。
  2. 目見:指通過眼睛看到的景象。

合起來表示親身經曆或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強調信息的真實性和直接性,而非道聽途說。例如:“這件事是我耳聞目見的,絕非虛構。”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以提供例句以便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耳聞目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聽到和看到的事情。它由三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分别為耳、聞、目、見。其中耳部首代表耳朵,聞部首代表聽到,目部首代表眼睛,見部首代表看到。根據漢字筆畫,耳部首有2畫,聞部首有7畫,目部首有5畫,見部首有4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人們常常通過天涯海角的旅行、演講、消息傳遞等方式獲取信息。《耳聞目見》一詞就是形容人們對周圍發生的事情保持敏銳的觀察和聽覺感知。 《耳聞目見》的繁體字是「耳聞目見」。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也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載,古代的耳部首寫作「耒」,聞部首寫作「門」,目部首寫作「目」,見部首寫作「見」。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聽覺,總是能夠第一時間捕捉到耳聞目見。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耳目一新」、「目見耳聞」等。這些詞彙都與觀察和感知相關。近義詞包括「目睹」、「親眼所見」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聽之任之」、「視而不見」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