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蒼翠的山巒。 晉 張協 《七命》:“爾乃布飛羉,張脩罠,陵黃岑,挂青巒。” 南朝 宋 謝惠連 《松贊》:“跡絶玉除,形寄青巒。” 唐 權德輿 《戲贈天竺靈隱二寺寺主》詩:“山僧半在中峯住,共占青巒與白雲。” 明 袁宏道 《送顧升伯出使還吳》詩之二:“青巒生色水生波,處處 吳 姬餉酒醝。”
“青巒”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文學作品中描繪自然景色,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青巒”由“青”和“巒”構成:
合起來表示蒼翠色的連綿山巒,如“青巒疊嶂”“青巒與白雲”等表述。
自然意象
常用于詩歌、散文中,營造清幽或壯闊的意境。例如:
色彩與形态結合
既強調山的顔色(青翠),又突出其連綿起伏的形态,如“青巒上籠着煙霞”。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
詳細古籍引證可查閱《七命》(晉·張協)、《松贊》(南朝·謝惠連)等文獻,或通過查字典等權威工具進一步驗證。
青巒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指的是山脈的模樣或山脈的顔色。
字詞拆分:“青”字的部首是靑,筆畫數為8;“巒”字的部首是山,筆畫數為10。
來源:青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詩經·國風·秦風·無衣》中。在這首詩中,有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其中的“青青”就是描述山脈的顔色,因此,後來人們引申出了“青巒”這個詞。
繁體字:青巒。
古時候的寫法:在《康熙字典》中,青巒的寫法為“青巒”。
例句:1. 遠望山巒,連綿的青巒層疊,美不勝收。
組詞:青山巒、雪山巅、巒頭、巒尾、巒間、巒岩、巒峰。
近義詞:山脈、山嶽。
反義詞:平原、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