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贊頌天子功德的宗廟樂歌。《後漢書·傅毅傳》:“ 毅 追美 孝明皇帝 功德最盛,而廟頌未立,乃依《清廟》作《顯宗頌》十篇奏之。”
“廟頌”是古代用于贊頌天子功德的宗廟樂歌,主要用于祭祀或禮儀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功能
廟頌是宗廟祭祀時演奏的樂歌,核心内容為歌頌帝王功績與德行,兼具禮儀性和文學性。其創作目的是通過音樂與詩歌結合的形式,強化皇權神聖性,同時記錄君主的曆史貢獻。
曆史背景與實例
據《後漢書·傅毅傳》記載,東漢傅毅因漢明帝(廟號顯宗)功德卓著卻無廟頌,遂仿照《詩經·周頌·清廟》創作《顯宗頌》十篇,成為廟頌的典型代表。這一案例體現了廟頌與儒家經典的聯繫,以及文人在禮制中的作用。
文學與禮制特征
相關延伸
廟頌與“郊祀歌”“雅樂”等同屬禮樂體系,但專指宗廟場景。隨着朝代更疊,其内容逐漸擴展,部分作品也涵蓋對國家昌盛、百姓安康的祈願。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案例(如《顯宗頌》全文),可查閱《後漢書》或漢代禮樂專著獲取完整信息。
《廟頌》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對廟宇的歌頌和贊美。
拆分《廟頌》的部首是⺮(竹字底部)和頁字旁,共有12個筆畫。
《廟頌》是由《廟》和《頌》兩個字組成。《廟》意為守護神明的建築,是供奉神靈的殿堂;《頌》則指對某事物的歌頌、贊美。
《廟頌》的繁體字是「廟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廟頌》在古時的寫法為「廟頌」。字形上有些許差異,但意思與現代寫法相同。
1. 他寫了一首《廟頌》,贊美了古老廟宇的美麗和神秘。
2. 這首《廟頌》充滿了對神明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廟堂、廟會、頌詞、頌歌、神廟等。
廟讚、寺廟頌、祠堂、聖殿頌等。
神廟譴責、廟詛咒、頌憂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