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 代典籍。《宋書·律曆志下》:“遠考 唐 典,近徵 漢 籍。”
(2).外國人特别是 日本 人稱 中國 漢文典籍。如:我需要查一下東洋文庫的 漢 籍目錄,不知這裡的參考室有沒有?
“漢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漢籍”指漢族的文化傳承和文獻記錄,涵蓋文學作品、曆史記載、哲學著作等,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代的典籍
指中國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流傳下來的文獻,如《宋書·律曆志下》中提到“遠考唐典,近徵漢籍”,即強調對漢代典籍的考據。
中國漢文典籍的泛稱
在對外語境中,尤其是日本等東亞國家,“漢籍”泛指以漢字書寫的中國古籍,包括經、史、子、集等類别。例如明代漢籍曾大量傳入朝鮮,深刻影響了當地文化。
需注意區分具體語境:若涉及曆史研究,通常指漢代文獻;若涉及國際學術交流,則多指中國漢文古籍的統稱。
「漢籍」是由「漢」和「籍」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根據漢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漢」的拆分部首為「水」,筆畫為「3」;「籍」的拆分部首為「竹」,筆畫為「20」。
「漢籍」一詞最早見于司馬遷所著的《史記》,用以指代漢族民族的文化遺産和曆史文獻。隨着時間的推移,「漢籍」的含義逐漸擴大,泛指與漢族相關的文化、曆史、文字等方面的内容。
「漢籍」的繁體字為「漢籍」。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漢」字,在古時候寫作「罕」+「兮」,表示漢族人的意思。而「籍」字則以一根竹子和一個人的形狀表示,用來指代記錄、記載。
1. 《史記》是中國古代漢籍中的經典之作。
2. 這個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漢籍。
1. 文史漢籍:指代與文學、曆史相關的漢族文化遺産。
2. 漢籍研究:專門研究漢籍的學科領域。
3. 漢籍出版:指以漢籍為主題或内容的出版物。
1. 漢文獻:與漢籍意義相近,指代漢族文化、曆史、文獻等方面的内容。
2. 漢墨:指漢代的文化、文學。
1. 外籍:與漢籍相對,指代非中國籍的身份。
2. 異族文化:與漢籍相對,指代其他民族的文化遺産和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