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時收藏文稿或裝裱書畫的一種處理方法。為防蠹先将紙放入黃檗汁中浸染,稱染潢。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雜說》:“染潢及治書法。”原注:“凡打紙欲生,生則堅厚,特宜入潢。凡潢紙滅白便是,不宜太深,深則年久色闇也。”
“染潢”是中國古代用于保護紙張和書畫的一種傳統工藝,具體解釋如下:
染潢指用黃檗(黃柏)汁液浸染紙張的工藝,目的是防蟲蛀蝕,同時增強紙張耐久性。這一方法廣泛應用于典籍、書畫的裝裱與保存。
需注意,部分資料(如)将“染潢”解釋為“比喻受壞影響而變壞”,但此義項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引申或誤用,建議以傳統工藝含義為主。
染潢體現了古人對文獻保存的智慧,黃紙不僅延長了典籍壽命,其色澤也賦予書畫獨特的美學價值,成為中華文化遺産的一部分。
《染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分别是“染”和“潢”。
“染”的部首是木字旁,它的筆畫數是9畫;“潢”的部首是水字旁,它的筆畫數是15畫。
《染潢》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已經無法準确追溯到最早的出處。根據字義推測,“染潢”表示的是染色和裝飾的意思。
《染潢》的繁體寫法為「染潢」。
古代的漢字寫法和現在有一些不同。關于《染潢》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現無确鑿記錄。
1. 這幅畫的染潢工藝非常精細,細節處理得十分考究。
2. 我們計劃對房屋進行染潢,給它一個新的面貌。
1. 染色
2. 染料
3. 裝潢
4. 裝飾
1. 塗飾
2. 裝點
3. 彩繪
4. 點綴
1. 原色
2. 原貌
3. 原形
4. 自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