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送棺柩入葬。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山陵使故事》:“至四載,以 永厚陵 成,復護葬於 洛陽 。”《宋史·楊砺傳》:“廢朝,贈兵部尚書,中使護葬。”
“護葬”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是護送棺柩入葬,具體解釋如下:
本義
指護送逝者棺柩至墓地的行為,強調對逝者的尊重及葬禮的完整性。例如《宋史·楊砺傳》記載的“中使護葬”,即官方派遣人員護送安葬。
曆史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周密《齊東野語·山陵使故事》提到“復護葬於洛陽”,描述護送靈柩至洛陽安葬的情景。
擴展含義
部分資料(如)提到“護葬”可引申為對傳統文化或曆史遺迹的保護,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主要語境仍圍繞喪葬禮儀。
“護葬”主要用于描述葬禮中的護送環節,體現對逝者的尊重,是古代喪葬文化的重要環節。
《護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為保護和安葬逝者的儀式和行為。在傳統文化中,護葬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和表達哀思的方式。
《護葬》的第一個字是“護”,它的部首是“扌”,總筆畫數為8。第二個字是“葬”,它的部首是“艹”,總筆畫數為14。
《護葬》的字形來源于古代篆書,屬于現代漢字。在繁體字中,護葬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中,護葬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有細微的變化。例如,護可以寫作“護”,葬可以寫作“蔵”。
1. 為了盡可能完整地護葬逝者,請不要觸碰陵墓内的文物。
2. 護葬儀式上,家人和朋友表達了對逝者的敬意和懷念。
3. 古代帝王的護葬禮儀非常莊重而複雜。
護葬的意思是進行葬禮和喪葬活動,常與以下詞語搭配:
1. 喪葬:指有關喪事的一切儀式以及與葬禮有關的活動。
2. 安葬:表示将逝者遺體埋葬或放置于合適的地方。
3. 靈堂:用于舉行護葬儀式和供奉逝者靈位的場所。
近義詞:
1. 掩埋:指将逝者遺體埋藏在地下。
2. 守靈:指逝者入殓後,在指定的場所或者殡儀館内守護靈柩的過程。
3. 送别:表示向逝者告别,送往喪葬場所或者埋葬地點。
反義詞:
1. 送生:表示迎接新生命的到來,與護葬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