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西南少數民族中的小首領。《明史·廣西土司傳二·思恩》:“其後九司頭目日恣,所轄蠻民不堪,知府 陳璜 曲加綏戢。目把 劉觀 、 盧回 以復土為名,鼓衆作亂。” 清 錢謙益 《中憲大夫四川叙州府知府趙君墓志》:“夷府目把,以買鹽布為名,宿留内地,為 水西 間諜。”
“目把”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用于指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的小首領或頭目。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或地域背景,可參考《明史》等原始文獻或地方民族志資料。
目把(mù bǎ)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以目視察、察看”。它常用來描述用眼睛觀察、瞧見等動作和狀态。
目把的部首是目(mù),它屬于四角旁部首。目把的總筆畫數是10畫。
目把是一個現代漢字,沒有特定的曆史來源。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目把」。
目把在古代漢字中沒有特别的寫法,因為它是一個現代漢字。
1. 他目把着遠處發生的一切。
2. 我目把你看到了。
1. 目前:表示事物的現在情況。
2. 目标:表示要達到的目的或方向。
3. 目擊:表示親眼看到或目睹。
1. 視察:表示視察、考察。
2. 瞧見:表示看到、發現。
1. 目瞪口呆:表示因驚訝而目不轉睛、張大嘴巴。
2. 目不暇接:表示眼睛來不及看到所有的事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