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開拆封閉物。《列子·湯問》:“此三寳者,傳之十三世矣,而無施於事。匣而藏之,未嘗啟封。”
(2).特指将查封房屋、器物的封條拆去。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它(未名社)被封閉過一次……後來沒有事,啟封了。”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五:“今天區裡決定啟封倉庫。”
(3).古代天子把土地分封給宗親或有功的大臣。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君臣相遇,播於樂章;山河啟封,載在盟府。” 唐 白居易 《薛從可右清道率府倉曹制》:“惟汝父 平 ,守吾藩鎮,能以忠力,殄寇安人。疇庸既以啟封,延賞亦宜及嗣。”
“啟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以下是詳細說明:
開拆封閉物
指拆開封閉狀态的物品或文件。例如:
解除查封
特指将官方查封的房屋、器物上的封條拆去,恢複使用權限。例如:
古代分封制度
指天子将土地分封給宗親或功臣。如唐代劉禹錫《上門下裴相公啟》中“山河啟封,載在盟府。”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文獻、現代用法及曆史背景,可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適用含義。
啟封是一個漢語詞語,多用作動詞,表示打開封印、封鎖,使之恢複正常狀态。也可用于形容人們解除束縛、恢複自由的過程。
啟封的部首是口,總共由6劃組成。
啟封一詞的來源相對較為明确,是由“啟”和“封”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其中,“啟”有開啟、啟示之意;“封”則意味着封印、封閉。啟封在繁體字中寫作「啟封」。
在古代漢字中,啟封的寫法稍有不同。啟字通常用「啓」來代替,封字則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如《紅樓夢》中的“紙尾紅字,兩行并書:即日起,何慶運靜侯二觀音脂上啟封敬具。”
1. 老師用鑰匙啟封了那個長期沒有人打開的抽屜。
2. 經過努力,他終于啟封了自己内心深處的想象力。
組詞:封閉、啟示、封印、解封
近義詞:打開、開啟、解開
反義詞:封鎖、封閉、關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