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施功的意思、施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施功的解釋

(1).賞賜有功。《管子·禁藏》:“施功而不均,位雖高,為用者少;赦罪而不一,德雖厚,不譽者多。” 尹知章 注:“施功,謂施恩於有功者。”

(2).猶施恩。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四:“與錢十萬、藥方三卷,雲可以施功布德。”《太平廣記》卷四二○引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岘》:“居布素之賤,擅貴遊之歡,浪跡怡情僅三十年,固亦分也;不得昇玉墀見天子,施功惠養,逞志平生,亦其分也。”

(3).操作。 宋 蘇轼 《再乞發運司應副浙西米狀》:“又自今已往,若得淫雨稍止,即農民須趁初夏秧種車水,耕耘之勞,十倍常歲,全藉糧米接濟。見今已自闕食,至時必難施功,縱使天假之年,亦無所望,公私狼狽,理在必然。”

(4).猶施巧。 宋 葉適 《宿石門》詩:“藤蘿異态度,尺寸疑施功,錦茵翠織成,照耀無春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施功”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文獻和古籍引證,該詞主要有以下四種解釋:

1. 賞賜有功
指對有功者給予獎賞或恩賜。如《管子·禁藏》記載:“施功而不均,位雖高,為用者少”,尹知章注:“施功,謂施恩於有功者”。

2. 施恩、布德
強調給予恩惠或行善積德。例如晉代《搜神記》提到“施功布德”,唐代《甘澤謠》中也有“施功惠養”的表述,均指向施恩行為。

3. 操作、勞作
指實際動手操作或從事勞動。宋代蘇轼在奏折中描述農民勞作時用“必難施功”,即強調實際操作之艱辛。

4. 施展巧技
此義項古籍用例較少,多指巧妙運用技藝或方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綜合建議

可通過漢典()或《管子》《搜神記》等古籍原文進一步考證具體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施功的意思

施功是一個動詞短語,指的是進行具體的實際行動或實施某項工作或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施字是由"方"部和"攵"部組成的,并且擁有4個筆畫。

功字是由"工"部組成的,并且擁有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施功是漢字詞彙,源于古代漢語,作為合成詞語出現。

施字在繁體中寫作「施」,而功字保持相同的形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施字的寫法與現代并無太大區别。功字在古代寫作「工」,并沒有「力」的部首。

例句

1. 她施功于書法,終于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

2. 作為團隊領導,他總是能夠施恩惠于他的員工,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
- 施展:展示和發揮(才能、技藝等)
- 施舍:捐贈,給予財物
- 敢施:勇敢地行動
- 施行:實施,執行
- 施主:施舍者,赈濟者

近義詞:
- 實施:執行,貫徹。注重行動的實現。
- 履行:執行,履行。強調對責任或諾言的盡責。

反義詞:
- 受害:被施加傷害,遭受不利影響。
- 承受:接受并承擔(責任、艱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