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盲者得鏡的意思、盲者得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盲者得鏡的解釋

形容事物不能發揮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沒人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盲者得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事物雖有價值,但因使用者條件限制而無法發揮效用。該成語出自《淮南子·人間訓》,原文為:“盲者得鏡,則以蓋卮。”字面意思是盲人得到鏡子,卻用來蓋酒器,比喻資源錯配或能力與工具不匹配的困境。

詞義解析與引申

  1. 基礎釋義

    成語形容将珍貴物品用于不恰當的場合,或擁有者因自身缺陷無法利用其價值。例如《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喻物不得其用,亦喻埋沒人才”。

  2. 社會引申義

    現代語境中常引申為資源配置不合理現象,如人才被安排到非專業崗位,或先進技術因使用者能力不足而失效,與《戰國策》中“明珠暗投”的隱喻相似。

  3. 哲學關聯

    該成語與道家“無用之用”思想形成對照。《莊子·逍遙遊》提及“大瓠之種”的故事,強調事物價值取決于應用場景,而“盲者得鏡”則反向揭示主客觀條件錯位導緻的資源浪費。

權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盲者得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出處與字面解釋

該成語最早出自《淮南子·人間訓》中的典故:“盲者得鏡,則以蓋卮”()。其中“卮”指古代酒器,字面意思是盲人得到鏡子後,卻用來蓋酒器,而非照鏡。這體現了物品無法發揮原本功能。

二、基本含義

  1. 事物無法正常作用
    指獲得的物品或資源被錯誤使用,未能實現其應有價值。例如:将珍貴藥材隨意丢棄,如同盲者得鏡()。
  2. 比喻埋沒人才
    引申為人才被放置在不合適的崗位,導緻能力無法施展。如讓科研專家從事瑣碎事務,即為此類情況()。

三、用法與結構

四、延伸思考

該成語反映了古代對“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哲學思考,與《淮南子》中其他寓言(如“塞翁失馬”)類似,強調對事物價值的正确認知()。

總結來看,“盲者得鏡”既可用于具體物品的誤用,也可批判人才浪費現象,其雙層含義使其在文學和日常表達中具有較強適用性。

别人正在浏覽...

阿容飙禦常平鹽赤帝子赤支砂踹落櫥簏厝意大朞大男當務之急當制釣鳌人彫镌蹲身爾後俸工負羸故貴鶴袖黃頰魚慌急列回報回盻檢較角婢機不可失截奪輯裡絲禁饬徑奔淨化晉京極殺蠲略鞠戚開線刊删礦苗款足六見沒鏊頭默不做聲谟慮南針濃谲痊濟阙陷塞爾維亞人三師七證生魚爽慨田稺亡厝萬年葦莞圍追堵截忤累無生話香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