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巧詐的意思、巧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巧詐的解釋

[deceitful] 機巧而僞詐

巧詐之人

詳細解釋

機巧詐僞。《管子·牧民》:“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6*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史記·日者列傳》:“初試官時,倍力為巧詐,飾虛功執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為右。”《儒林外史》第八回:“ 南昌 人情,鄙野有餘,巧詐不足。” 朱自清 《經典常談》一:“文字可以增進人的能力,也可以增進人的巧詐。”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巧詐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巧詐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詞義演變及權威詞典解釋三個層面分析:

一、字義溯源與構詞邏輯

  1. “巧”的本義

    指技藝精巧,《說文解字》釋為“技也”,引申為虛浮不實的取巧手段。如《莊子·天地》雲“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已含貶義色彩。

  2. “詐”的核心義

    《說文解字》注“詐,欺也”,本指言語欺騙行為,如《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即用此義。

二字合成“巧詐”,指通過虛僞的機巧手段實施欺騙(《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08頁),強調以表面精妙掩飾内在惡意。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用狡猾奸詐的手段騙人。

    例證:“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說林上》),說明其反道德屬性。

  2. 語義分層解析

    • 行為特征:僞裝智巧實施欺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王力主編)
    • 動機本質:為私利而虛僞周旋(《漢語大詞典》第7卷)
    • 道德判定:儒家視之為“德之賊”(《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三、文化語境中的特殊意涵

在法家文獻中,“巧詐”常與治國術關聯。如《韓非子·有度》批判“巧詐不如拙誠”,主張以法制約束人性之詐。而《淮南子·本經訓》更将“巧詐”列為導緻社會混亂的五大弊病之一。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7卷)[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M]. 商務印書館,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巧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ǎo zhà(),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内容解釋:

一、基本釋義

“巧詐”指機巧而僞詐,即通過狡猾的手段或虛僞的言行進行欺騙。例如:

二、詞義解析

  1. 結構分析:
    • “巧”指機敏、靈活,含技巧性;“詐”指欺騙、虛僞。兩者結合,強調以巧妙的方式掩飾真實意圖。
  2. 近義詞:奸詐、奸巧()。
  3. 反義詞:愚忠、拙誠()。《韓非子·說林》中“巧詐不如拙誠”即倡導誠實勝過虛僞的智慧。

三、文化背景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心術不正之人的行為,如“巧詐之人”或“巧詐手段”。需注意其貶義色彩,避免用于中性或正面描述。

“巧詐”融合了機敏與虛僞的特質,常用于揭示人性或社會中的不誠實現象。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可參考《韓非子》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百馬百日紅扮桶笨拙邊部鼈石閉固蔔官菜青才志唱呼大曆大鴈大中雕辒定量分析耑管風鸢焚枯膚辭剛狷犷獸鼓譽箍嘴海角畫冊槐蟬誨盜恢肆貨而不售湔裳敬信金聲擲地揪撦啾飕寄庑狂叟餽糧兩誼齧棃炮座皮闆剖釋喬裝打扮青稞侵敺蛩岠驅徙穰田人野十科樹功堂生談天論地條畫襪綫污染源無望巷吏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