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聲擲地的意思、金聲擲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聲擲地的解釋

謂擲地作金石之聲。形容語言文字铿锵有力。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能以作四六平仄之法,用於賓白之中,則字字鏗鏘,人人樂聽,有‘金聲擲地’之評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聲擲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īn shēng zhì dì,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釋義

指語言文字如金石擲地般铿锵有力,形容文辭或言論氣勢恢宏、擲地有聲。例如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曾用此詞評價賓白的語言效果:“字字铿锵,人人樂聽,有‘金聲擲地’之評矣”。

2.典故出處

源自《晉書·孫綽傳》的記載:孫綽以文采著稱,曾自信地對友人說:“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意為自己的文章擲地可發出金石般的聲音,後演變為成語。

3.用法與特點

4.相關擴展

需注意與“擲地金聲”區分:後者側重聲音本身的悅耳動聽(如音樂或演講),而“金聲擲地”更突出語言文字的铿锵有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或例句,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聲擲地》的意思

《金聲擲地》是一句成語,意指音聲洪亮嘹亮,如金屬擲地般震動。形容聲音悅耳或者聲勢浩大。

《金聲擲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聲擲地》的拆分部首為金和手,并沒有固定的筆畫數。

《金聲擲地》的來源

這個成語來源于唐代杜甫的《破幽夢》詩:“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複樂,陶然共忘機。金餐玉壇清,玉飲金歸稀。姑者初長成,兒童鬥姿規。何似在山中?蕭瑟來風歸。君問阿嬌姿,驚覺神魂飛。怅望千帆過,思車欲兒依。居閑始自遣,美酒徒為媒。執巾聽綠水,掇船弄春早。山去無留意,寶馬歸何遙!日落習丹楓,霜深看翠蕭。窗前算應有,婆娑夢不消。十年蹤亦晚,乘槎那可招。臨岐縱死生,所嗟君年少!從此去,遊無窮。”

杜甫此篇詩以描述離開山中生活的情形,金聲擲地一詞形容了山中的奢華。成為後世形容音聲或聲勢浩大的詞語。

《金聲擲地》的繁體

《金聲擲地》的繁體為「金聲擲地」。

《金聲擲地》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金聲擲地」可以寫作「金聲摭地」。

《金聲擲地》的例句

1. 歌手的演唱使整個會場的氣氛熱烈,金聲擲地,引起了觀衆的掌聲如雷。

2. 他的演講聲音洪亮,金聲擲地,給人一種俊傑的氣概。

《金聲擲地》的組詞

1. 金聲:指聲音洪亮悅耳。

2. 擲地:指聲勢浩大,有力。

《金聲擲地》的近義詞

1. 雄壯如雷

2. 銳利激昂

《金聲擲地》的反義詞

柔聲細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