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聲擲地的意思、金聲擲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聲擲地的解釋

謂擲地作金石之聲。形容語言文字铿锵有力。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能以作四六平仄之法,用於賓白之中,則字字鏗鏘,人人樂聽,有‘金聲擲地’之評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聲擲地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指金屬器物落地時發出的清脆聲響,引申比喻言辭、文章或才華卓越,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該詞最早見于《晉書·孫綽傳》記載的典故:東晉名士孫綽寫成《遊天台山賦》後,對友人範榮期自稱“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後常以“擲地金聲”形容文辭精妙。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該成語包含三層内涵:

  1. 聲韻特質:以“金石相擊”的清脆音色,暗喻語言铿锵有力,如《辭源》釋義“擲地作金石聲,謂辭章優美”;
  2. 價值屬性:通過“金”的珍貴屬性,強調内容的高質量,《中華成語大辭典》将其釋為“形容文章或話語價值很高”;
  3. 傳播效果:借用物理聲響的穿透性,體現言辭的廣泛影響力,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以此形容戲曲台詞“字字俱費推敲,從無淺顯之病”。

現代語言使用中,該成語多用于學術評論、文學鑒賞領域,例如評價學術論文“此篇考據紮實,論證周密,堪稱金聲擲地之作”。需注意其褒義屬性與莊重語體色彩,不宜用于日常口語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金聲擲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īn shēng zhì dì,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釋義

指語言文字如金石擲地般铿锵有力,形容文辭或言論氣勢恢宏、擲地有聲。例如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曾用此詞評價賓白的語言效果:“字字铿锵,人人樂聽,有‘金聲擲地’之評矣”。

2.典故出處

源自《晉書·孫綽傳》的記載:孫綽以文采著稱,曾自信地對友人說:“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意為自己的文章擲地可發出金石般的聲音,後演變為成語。

3.用法與特點

4.相關擴展

需注意與“擲地金聲”區分:後者側重聲音本身的悅耳動聽(如音樂或演講),而“金聲擲地”更突出語言文字的铿锵有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或例句,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姑阿翁鬓毛鄙訿不到闖練傳衣缽椿齡打虎牢龍膽敢到公石搭載等列得勝頭回靛藍雕蔚堕淚妝殰殈兒壻飛煽橄榄球革拿鲠論宮箫和潤回文詩灰心喪氣奸妄絞绡吉日良辰久留兩便鬣疬六親不和六要末貸歐風攀沿跑搭疲驽掐尖落鈔牽扳騎驢覓驢欽駓衾帏容蓋辱命三尺玉剩有沈腰試身水濆嗣人孫遁韬藴統内推聾裝啞吞航危棘無腳蟹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