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扮桶的意思、扮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扮桶的解釋

打稻用的方形木桶,上大下小。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方磚面地的這個大廳裡,放着兩張扮桶,一架水車,還有許多曬簟,籮筐和擋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扮桶是中國傳統農具的專稱,指一種用于稻谷脫粒的方形木制器具,多見于長江流域及南方水稻種植區。其核心功能是通過人力拍打稻穗,使谷粒與稭稈分離。

一、詞源與結構 "扮"字在古漢語中通"拌",指拍打、翻動的動作,《說文解字》載"拌,棄也。從手半聲",引申為分離操作;"桶"則指四邊圍合的容器。标準扮桶長約2米,寬1.5米,深0.5米,三面設15厘米高圍闆,一面開口便于操作,底部鋪設竹篾編制的"扮折"防止谷粒濺出。

二、農事應用 水稻收割後,農民将稻穗握成束,高舉後用力摔打在扮桶内壁,利用沖擊力使谷粒脫落。這種脫粒方式在20世紀70年代仍廣泛使用,《中國農業遺産要略》記載其單日處理量可達300-400公斤稻谷。

三、方言流變 在湘方言區稱作"斛桶",贛北地區稱"谷鬥",浙江溫嶺方言稱"稻桶",這些地域性稱謂均指向同類農具。清代《天工開物·粹精》所述"擊禾木台"即為早期扮桶形制。

網絡擴展解釋

“扮桶”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使用場景區分:

  1. 作為成語的象征含義(源自查字典)

    • 發音:bàn tǒng
    • 基本含義:指假裝愚蠢或無知,以逃避責任或避免被利用。
    • 使用場景:多用于形容人故意裝糊塗的行為,例如面對困難任務時推诿責任,或為避免沖突而故作不知。
  2. 作為農具的實物含義(源自漢典及文學作品)

    • 定義:一種打稻用的方形木制容器,上寬下窄,常見于傳統農耕場景。
    • 示例:作家周立波在《山鄉巨變》中提到“兩張扮桶”,具體描寫了農村環境中的農具使用。

補充說明:兩種含義的權威來源不同,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成語用法多見于口語或修辭,而實物含義則集中在農業文獻或文學作品中。若涉及學術引用,建議标注具體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按軍白盛半歇悲楚撥镫法薄養厚葬不老衣材桀慘爾侪輩茶禮垂詢大保大磬谛讀曡次豆科陮隗耳聞鳳躍府差孚佑鈎串孤孑國樂衡尺澒澒畫虎畫皮難畫骨混混沌沌價藩勞疚利祿馬背學校麻稈毛公壇美稱梅園新村慜顧磨害泥媳婦飄萍浪迹僻憃被發文身剖腹産堡堠傾奪卻老霜讓诮軟木磚色拒山觀生剝斯巴達克思肅靜恬言柔舌跳銀體議屋比無徒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