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污染源的意思、污染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污染源的解釋

造成環境污染的東西;産生污染物的根源:加快治理污染源,使湖水還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污染源指環境中産生并釋放有害物質或能量的主體,是造成生态環境質量下降的核心成因。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該詞由"污染"與"源"複合構成,"源"強調物質擴散的初始發生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從環境科學角度,污染源可分為自然源與人為源兩大類。自然源包括火山噴發、森林火災等地質氣象活動釋放的污染物;人為源則涵蓋工業生産排放、機動車尾氣、農業面源污染等人類活動産生的環境負荷(中國生态環境部《環境科學術語》,2020年版)。

主要污染源類型包含:1)固定源,如火電廠、化工廠等持續排放污染物的設施;2)移動源,如機動車、船舶等流動排放設備;3)面源,包括農田化肥流失、城市徑流污染等分散式污染形式(《環境科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8年)。

污染源識别需依據《污染源監測技術規範》(HJ/T 91-2002),通過排放特征分析、污染物溯源等技術手段确定具體污染責任主體。生态環境部建立的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庫顯示,我國每年登記在冊的工業污染源超過300萬個(生态環境部《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污染源是指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産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裝置等源頭。其核心含義與分類可通過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基本定義

污染源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根源,包括排放污染物的物理實體(如工廠、車輛)或自然現象(如火山噴發)。任何以不適當形式進入環境并破壞生态平衡的物質或能量均屬于污染物。

二、主要分類

  1. 按來源劃分

    • 天然污染源:自然界自行産生的污染,如火山活動、森林火災、沙塵暴等。
    • 人為污染源:人類活動産生的污染,例如工業廢氣、汽車尾氣、農業化肥等,是環境保護的主要控制對象。
  2. 按排放方式劃分

    • 固定源:污染物從固定地點排放,如火力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
    • 移動源:分散或流動排放,如汽車、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
  3. 按污染物類型劃分
    包括有機污染源(如農藥)、無機污染源(如重金屬)、熱污染源(如電廠冷卻水)、噪聲污染源等。

三、污染物的轉化

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可分為兩類:

補充說明

控制污染源是改善環境質量的關鍵,需針對不同類别采取針對性治理措施,例如工業廢氣淨化技術、機動車尾氣排放标準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民國寶钗樓保宥襃谕襜襜敕條沖駝子導緻釣濑東山日頭一大堆躲難貴炁果實鍋貼轟轟锵锵黃眚華色穢囊婚事胡突交靈截嶭窘狀羁馽軍國民主義潰散裡謡羅纨露尾藏頭幔帳沒略朦郁面盆迷執凝露你追我趕匹侪欠資棋陸秦房擎托容覆瑞日桑榆暖山林屐審編說載鼠裘隨藍歲收宿土太空太山石敢當談助通感退任萬紐于帷箔不修媳婦子細浪